以美育心,去博物馆与“美育大使”零距离

      7月1日下午,“笔道育心”我的美育大使王似锋、马青云、商晋卿、范斌、钟文刚书画展在湖州市博物馆正式开展。与许多展览不同,此次展览在一场微访谈中开始。围绕艺术、博物馆与美育,王似锋、马青云、商晋卿、范斌、钟文刚五位“美育大使”,与来自文化界、书画界、教育界、文博界人士及老年书画班的百余位观众进行了零距离互动。

      这或许也是“美育大使”参与文化推广、公众美育的一个真切缩影。2013年,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使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相衔接,湖州博物馆专门启动了“中国梦・美的教育”系列项目,聘请多位在书画实践、文史研究等领域有着突出影响和作用的本土文化学者,以“美育大使”的身份走近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开展博物馆教育。

      2014年“吴昌硕诗书画印展”期间,由五位大使引领的五场“跟着大使看展览”推广活动,就吸引了近500名市民深度参与。

      担任讲解是“解读别人的作品”。一年之后的“笔道育心”,五位“美育大使”首次“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作品向观众继续讲述美的故事。既是通过创作锤炼自己之心,也是展示作品,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大使”与艺术,以艺术之美化育他人之心――“笔道育心”意味着艺术的“功能转化”。

      除了开展当天的微访谈,定义在“学术展”上的“笔道育心”还在不同层面与观众展开美学对话。展览筹备中,每位“大使”提交作品,都包括了三件以上体现风格演变和传承创新的临摹作品,以便让自己的艺术源流更为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配合作品,每位“大使”还提供创作手记、文字导读。展览期间,五人还将以“美育大使”的身份,分别驻馆一天。通过讲座、导览、现场示范辅导诸多形式,将课堂搬到博物馆,“大使”们在艺术与公众之间搭建起美育的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