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教授自建抗日文物陈列馆
2015-06-23 08:45:48 来源:合肥在线 已浏览次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惟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才能让生活在新中国的每一位中国人“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江淮晨报今起特别开设“伟大的抗日战争”专栏,通过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一份份史料,深入解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丰功伟绩,全面呈现他们伟大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5辑完整的画报,满墙的黑白战事照片,美国飞虎队队员穿过的军装、用过的餐盘和望远镜,还有展柜里日军用过的防毒面具、刺刀、头盔、军号、纪念章……20平方米的陈列室里摆满了张兴华收集来的抗战文物。今年69岁的张兴华退休前是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一位教授,自2006年退休以来,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收集抗日战争的文物上,“这些抗战文物就是侵略者的罪证,可以让后人铭记那段历史。”张兴华说。
自家楼下仓库建起陈列室
在自己创建的家庭抗日文物陈列室里,老教授张兴华展示了十多件美国飞虎队的抗战文物。“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皖江是日军的重要运输线,而我们安徽是飞虎队打击日军的重要战场。”老教授说,这些关于飞虎队的文物是他今年刚收集到的,几经辗转,最终从一个美国朋友手里得到了这些文物。
沉甸甸的餐盘、完好的军用望远镜、略显陈旧的飞虎队军装……这些都是张兴华视若珍宝的东西,而墙上的黑白战事照片,也是老教授通过查询旧报纸等渠道收集来的,“这幅老照片讲的是1943年12月30日飞虎队5架飞机轰炸望江县长江上的日军军舰,一架飞机不幸撞上日本舰船而坠江,4名飞虎队队员壮烈牺牲。”老教授说起这些历史故事,一点都不停顿。
自2006年开始收藏抗战文物,至今刚好已经10年时间,张兴华这10年走访了全国几十个抗战纪念馆和抗日战场遗址,从国内外收藏到了500多件抗战文物。
2013年8月15日,眼看着家里已安置不下,张兴华便在自家楼下仓库建起家庭抗日文物陈列室,目前,陈列室展出了两三百件抗战文物,且文物还在不断丰富。
收藏抗战文物已花去几十万
6月18日上午,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在陈列室参观时,张兴华还收到了两件从日本直邮过来的抗战文物,一件是“十八集团军臂章”,还有一件是刻着日军侵华画面的磁盘,“这些都是日军侵华的罪证,我希望用文物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抗日战争,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通过收集抗战文物,张兴华越发了解那段历史。“我这里收藏了35辑完整的画报记录了日军侵华的事实。”张兴华翻开一本画报,找到了一组关于庐州(今合肥)的报道。“这张照片就是当年的小东门,日本人用大炮把城墙轰出一个缺口。”
画报里还有安徽其他城镇陷落的场景照片,如和县、含山、蚌埠等地。据介绍,该画报采用八开纸黑白印刷。“内容是日本侵华随军记者撰写和拍摄的,这七本画册主要反映了日本侵华时在安徽的罪行。”张兴华拿着其中的7本画册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