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加快选址

      60年前上海就提出要建“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不过至今“难产”;上海旅游局曾推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但始终不温不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的红色资源建设始终未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近日,在上海市政协“重视挖掘上海红色资源”提案专题活动上,这些问题得到了委员们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上海将以2021年建党100周年为时间节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将进行基本陈列改建,建设“一中心三基地”,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加快选址建设,红色旅游资源也将被深度挖掘。

      据悉,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数十年来抢救和征集了相关实物、资料共10多万件,被正式鉴定为文物的约4万件,不过长期以来都被锁在库房里。过去几年,市政协委员朱少伟、俞亮鑫、王丽萍、厉震林等人多次提出建设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此外,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也是政协委员们的呼声。市政协委员俞亮鑫认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场地狭小,基本展览面积仅400平方米,每年接待游客为50余万人次。与之对比的是,嘉兴的南湖革命纪念馆7000平方米,每年游客120万至130万人次;而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如今每年游客也在100万人次以上;至于井冈山,仅一个“十一”黄金周就接待游客42万人次。“上海应在红色资源方面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朱少伟委员告诉记者,上海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据沪上党史研究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革命遗址遗迹总数为657处,其中革命遗址45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

      不过在市内和国内游客心中,并未认知到这一点。朱少伟建议在广泛宣传的同时,也需要深度挖掘资源。“比如,浙江中路112号的沿街老式石库门房子的二楼,曾是中共中央军委的秘密联络机关。而当年底楼开了一家烟杂店,邓小平以店老板的身份为地下工作做掩护。再比如192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设在福州路天蟾舞台背后,当年周恩来、邓小平、陈云都在此办公过。”朱少伟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红色资源还有很多。此外,他还给红色旅游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建议借鉴四行仓库那样的建设方式,利用人机互动、历史场景再现等高科技的手段,让展览变得有趣、形式丰富多彩,而不是简单的文物陈列和历史介绍。”

      记者还获悉,上海市文物局设想将在上海新天地太平湖畔建造“中共英烈(先驱)纪念碑”,以此作为传承传统、缅怀先烈、激励后人、开创未来的宣传教育场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