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御窑瓷展开幕 出土品和藏品500年后聚首故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永乐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6月2日,“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和延禧宫隆重开幕,共展出瓷器297件套。据悉,这是明代御用瓷时隔五百年后从生产始端到使用终端的首次聚首。

 

  在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窑是专门为皇帝生产御用瓷器的基地,紫禁城是这些御用瓷器的唯一合法使用地。至今,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收藏明代御窑瓷器的主要单位,包括龙泉窑、磁州窑、钧窑等不同窑场的产品在内,总数超过一万件。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御窑瓷器,历有明一朝各个时期,品种丰富,器形齐备,品相完好,流传有序。根据当时严格的宫廷用瓷拣选制度,御器厂生产的瓷器,只有接近完美才能进入皇宫,稍有瑕疵即落选并被打碎掩埋。同一窑炉烧造的瓷器,自此拥有了不同的命运。在今天的展览中,它们实现了跨越五百年的历史聚会。

 

  单霁翔表示,本次展览,以窑址出土品和传世品对比展出,此展出形式虽非首创,但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对比之全面,却可以堪称前无古人。经考古发掘,御窑遗址出土的这些落选和残次御窑瓷器,多可以与传世瓷器进行器型、纹样的对比,全面真实地反应了明代御器厂的生产面貌。同时,对比展览代表了生产和使用两个阶段,反应了瓷器从窑场到使用者的动态过程,是对明代宫廷陶瓷管理制度的生动体现。长期以来,研究明代御窑制度、生产历史及宫廷物料征办制度只能从文献与传世瓷器入手。因此,此次展览的学术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而本展览丰富的器形、多样的纹饰、故宫藏品与景德镇出土品奇妙的对比组合等内容,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同样是一场精彩的盛宴。

 

  在本次展览中,有一件御窑遗址考古出土的永乐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图一)。该炉通体绘青花山石海水,器物造型雄伟,海浪纹气势磅礴。与之同时对比陈列的,是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传世品(图二),两炉的器型、纹样几乎完全一致。

 

  在御窑生产的产品中,有的品种仅见于传世品而在出土品中不见,相反的,仅见有出土品而未见传世品的例证也同样存在,更有当时研发的新品种以及试烧之未成功者:展品中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的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图三、图四、图五),以及永乐红釉点彩碗(图六)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两种器物在传世品中均未曾见到与之相同的。通过对御窑瓷器研究和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以及对御窑、民窑瓷器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在御器厂主导下的技术创新、研发和对外来技术的引进,在促成御窑生产技术提高的同时,对景德镇乃至全国瓷器生产的带动作用、对十四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瓷器生产风尚的引领作用。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之后,还将举办“明代御窑瓷器——御窑遗址出土与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明代御窑瓷器——御窑遗址出土与传世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明代御窑瓷器——御窑遗址出土与传世嘉靖万历瓷器对比展”等系列展。通过御窑遗址出土的瓷器和传世瓷器的对比,全面反映明代御窑瓷器的面貌及御窑的历史,进而揭示御窑和景德镇瓷器所反映的优秀文化内涵。

 

  展览为期为3个月,至9月3日结束,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可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