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第四代造船传人欲打造古木船文化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制作古木船 何关明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成品仓库的古木船 何关明摄

 

      江南水乡浙江绍兴历史上有多少种古木船,这些古木船究竟长什么样子?现在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了。在该市高新区东湖镇松陵村,有一位造船师傅名叫何关明。身为家族第四代造船传承人的他,打算将这些古木船复原出来,建造一个古木船文化博物馆,将绍兴的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目前,他已经着手打造了70多艘古木船。

 

      何关明今年四十出头,来自东湖镇松陵村。在历史上,该村的造船历史很悠久,古代绍兴的许多船都出自该村的能工巧匠之手。何关明便出自造船世家,从太爷爷开始,都是当地有名的造船师傅,17岁时,他便跟着父亲学习造船。

 

      多年造船的经历,让何关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看到一艘船,便习惯性拿起相机照下来。久而久之,这些照片成了何关明宝贵的资料。

 

      “绍兴的造船历史悠久,有许多独特的技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水乡绍兴公路交通网日趋发达。木船因为使用年限低,比较容易损坏,正在逐渐萎缩和消失,加上制作古木船工匠们年事已高,后继乏人,可能十年以后,这一技艺就会消失了,保存绍兴古木船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何关明谈及建造博物馆的初衷,事实上也是为了完成过世父亲的遗愿。

 

      五六年前的这一想法,何关明慢慢着手,正将其转变为现实。

 

      “我希望用4、5年的时间,建立一个有档次、高规格的绍兴古木船文化博物馆。”何关明表示。

 

      为此,何关明从去年开始请来了村里的8名造船老师傅,组成了一个造船团队。选材、下料、仿样、制作、填缝、打磨、上漆等等,每天,何关明的工作室里,都一片忙碌。

 

      说起造船,何关明表示,真正困难的地方要数收集古木船样式。在搜集过程中他发现,绍兴历史上的古木船资料比较少。为此,何关明经常跑去绍兴的各个村里,找造船老师傅询问,或是去图书馆、书店等查询。

 

      有了古木船的照片,制作起来也常常会走弯路。

 

      “制作古木船的工艺非常复杂,一步错了就得重新再来过。有时候,一艘船要经过4、5次的修改才能完成。”何关明说。

 

      可是,这些不容易并未阻碍何关明的脚步。现在,走进何关明200多平方米的成品仓库,可以看到70多艘古木船,这些木船都是用进口的杉樟木所做,最贵的一艘古木船要8万元左右。这些,全是何关明自掏腰包。

 

      “我打算再造30所艘船左右。”何关明提到。

 

      现在,何关明所制作的古木船已被绍兴相关部门看中。今年11月,近13艘古木船将在该市展出。

 

      造完船,何关明的下一步便是选址,建造博物馆。近日,何关明已经向有关部门申报了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绍兴水乡船模制作工艺申报书》,而他的最终目的便是将绍兴古木船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