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金华博物馆收到大礼
4月中旬,金华市博物馆发出“文物征集令”,希望市民拿出压箱底的宝贝,充实馆藏,征集令引起社会广泛反响。90岁高龄的浙江师范大学老校长蒋风就捐出了156件“传家宝”。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由24位民间藏家捐赠的92件宝贝集中亮相。宝贝都以婺州窑为主,文物局还邀请了省文物考古所专家现场鉴定,这批藏品可都是货真价实的。
“博物馆是文物最好归宿,可以经常看到,卖给别人就看不到了。”接到“文物征集令”后,市民曹兆浦捐出6件藏品,包括宋婺州窑四系贯耳罐、晚唐婺州窑青瓷碗等,都是他最珍惜的宝贝。
昨天上午,省文物考古所专家对这些传家宝进行鉴定,92件藏品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能够反映金华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金华市博物馆负责人徐卫说,今年10月1日,市博物馆开馆后,市民就可以一饱眼福了。
在看宝贝之前,记者也请文物专家,来介绍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器具。
晚唐婺州窑青瓷碗
捐赠人:曹兆浦
时期:唐晚期
唐晚期,金华本地出土的婺州窑器物很少,这件青瓷碗为盘口,斜壁,平底,底部还刻有铭文且留有明显的支钉烧的痕迹,与同类器相比形制较大,对研究唐晚期婺州窑日用瓷器的器型特征和演变趋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春秋印纹陶罐
捐赠人:施正昊
时期:春秋
金华地区的印纹硬陶最早出现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原始瓷的前身。这件印纹陶罐,敛口,鼓腹,器表饰有拍印的编役纹饰,器型精致古朴,质地细腻。
这一时期,金华地区还发现过原始瓷,说明在商周时期之前,金华的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制陶、制瓷技术。
南宋婺州窑黑釉四系瓮
捐赠人:金玉明
时期:南宋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这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名句。这件婺州窑黑釉四系瓮,正是大家熟悉的酒缸。“酒缸头”有酒香二字,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南宋繁华婺州城的街巷,在酒铺中品味寿生酒的甘醇。
唐婺州窑褐釉双系小罐
捐赠人:曹祚轩
时期:唐代
唐代是婺州窑的鼎盛时期,各类器型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还独创了乳浊釉烧制工艺。这件唐婺州窑褐釉双系小罐为小盘口,双系,球腹,平底,上腹至口沿施褐釉,釉面光泽深厚,器型规整别致,是难度一见的唐代婺州窑小型器的精品。
东晋婺州窑黑釉鸡首壶
捐赠人:王旭平
时期:东晋
鸡首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是西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瓷壶。瓷壶盘口,细颈,圆腹,平底。肩部一侧雕塑一凸起的鸡头形流,相对一侧饰安一曲柄,柄连于肩、口之间,并稍高于壶口,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用于拴绳系挂。壶身施釉不到底。釉色黑如漆。
这件瓷壶器形完整,风格古朴,釉色莹润匀净,是不可多得的婺州窑上品。
活字印刷
捐赠人:陈启加
时期:明末
这是金华本地“伊氏活字印刷坊”世代传承之物,自明末开始,共传承了五代。此次捐赠约有3000左右活字,共分大中小八个字号,此外还有较完整的整套的印刷工具,如字盘、雕板,刻刀等。
这不仅丰富市博物馆藏,更对婺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婺学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