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考古院举办迎接博物馆日公众考古体验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了庆祝5.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公众考古科普基地联合西安晚报社,于5月17日上午举办了主题为“绕过展柜看文物体验——文物医生——的修复神技”的公众考古活动。

 

      参加此次活动的公众25人由西安晚报社从其读者群中遴选,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学生教师、工人、个体经营者、公务员医生等,年龄最小的17岁,年龄最大的70岁。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张更武、西安晚报时政新闻部主任李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陈显琪、副院长王小蒙等出席了此次活动的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张更武指出,陕西作为文物大省,文博事业向来受到省内外公众的密切关注,目前公众对考古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媒体,如何能给公众传播更多、更好、更客观的考古讯息,并引领公众近距离地接触考古、普及文物考古知识及相关法规政策等,是媒体工作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挑战。陈显琪简要介绍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的考古成果,并结合正在筹建的考古博物馆工作,向公众分享了考古院在考古工作服务社会方面的探索及设想。

 

      随后,活动在考古院文物保护研究室副主任王啸啸的《近年来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题讲座中拉开帷幕。该讲座以近年来考古院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保护理念与实验室考古等方面的案例为主,简要向公众介绍了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一般概念和基本程序,并讲述了近年来各类科学仪器、科技手段等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及普及。在听完汇报之后,公众一起随文物保护专家走进了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进行观摩,通过文保专家全面耐心的讲解,公众对修复室的各类仪器、工具以及材料等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也与专家进行了极为广泛的探讨。观摩之中,文保专家以现代瓷碗的残片为案例,让公众体验文物修复的一般程序。

 

      观摩完文物保护实验室之后,公众参观了考古院的标本陈列室。该标本陈列室主要用于学术交流及业内观摩学习,陈列以考古项目为单位,同时以文字、图版、照片等方式展示考古田野工作以及室内保护工作的理念、方法及成果。公众对这样的陈列展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活动结束时,大部分公众依然意犹未尽、不愿离去。他们表示,这次活动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也是他们所知公众考古中别具一格的方式,很有特色,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类似这样的活动开展,从而让公众更能直观地感受考古,进而将考古与博物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