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所藏唐伯虎书画全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博物院所藏唐伯虎书画全展出。泱波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京博物院所藏唐伯虎书画全展出。泱波 摄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四幅唐伯虎书画正在全部展出。28日,南京博物院举办明代吴门书法及绘画特展等5个展览,唐伯虎书画出现在其中。

 

      该院艺术馆春季展同时展出的还有:傅抱石民国时期绘画专题展、陈之佛新时期工笔花鸟画特展、胡小石临摹历代书法名迹专题展等。

 

      据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万新华介绍,此次五大展共展出200多件书画作品,其中,“江左流韵——明代吴门书法特展”、“江南风华——明代吴门绘画特展”展出了沈周、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大家书画之作。

 

      “吴门”,是苏南大都会苏州之别称。明代中叶以来,苏州形成了以祝允明、文徵明为领袖,以陈淳、王宠等为中坚等书法群体。该群体改变了明初以来单调乏味的书法审美趣味,成为明代中期书法发展的主流,影响达百余年之久,后人称之为“吴门书派”。它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书法活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苏南。

 

      在“往往醉后——傅抱石民国时期绘画专题展”中,将向观众展现洒脱率真、激情昂扬的傅抱石,代表者如《山中寻诗》(1943)《万竿烟雨》(1944)《巴山夜雨》(1945)等,几达炉火纯青之境。《潇潇暮雨》(1945)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标志着傅抱石散锋、扫笔的表现手法和充满磅礴诗意的山水样式的成立,完成了傅抱石的笔墨与图式现代性转化的双向突破。

 

      民国时期,傅抱石强调中国画“雄浑”“朴茂”,始终如一地坚持高古、博雅的绘画创作方向。

 

      “热烈的气氛——陈之佛新时期花鸟画特展”将展出《花石双鸽图》、《花间觅食图》、《樱花双栖图》、《榴花芭蕉图》等陈之佛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陈之佛一改往日孤芳自赏、纤尘不染的思想情趣,表现出清新活泼、繁荣开朗的时代风貌,给人以生气勃勃的审美情趣。

 

      “沙公临池——胡小石临摹历代书法名迹专题展”精选了胡小石对历代书法名迹临摹纸本。

 

      胡小石是20世纪中国书坛的一代宗师,在书学史研究、书法教育、书法创作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专家介绍说,通常,一些学者认为胡小石是碑学家,而本次展出的数件临摹二王、孙过庭、米芾法书,水平高超不在帖学名家之下,说明他虽然尊碑,却也不废帖学,为学者全面了解胡小石的书法艺术提供了新资料。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