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民间藏家踊跃向市博物馆捐赠藏品

      “魏晋时期的泥质灰陶人面纹瓦当,之前只有在文字上和南京的博物馆见到过,在台州苦苦寻觅了两三年,今天终于有了实物。”昨天,台州市博物馆藏品保管处主任邵全伟高兴地说。当天,台州市古玩商会一收藏家杨昌会先生向台州市博物馆捐赠了多件藏品,其中就有几件台州出土的珍贵文物,填补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空白。

      杨昌会是地道的老章安人,20多年来,一直关注收藏台州本土的瓷器文化。

      这片瓦当是去年章安河道整治时,杨昌会无意中发现的。“这片人面纹瓦当保存完好,这种纹饰只在东吴时期短暂出现过,之后就被兽面纹代替了,很好地体现了台州地域的东吴文化。”

      除了瓦当外,还有一件温岭塘山出土的西汉原始瓷的匏壶也非常少见。“这种器形脱胎于青铜器,可见台州瓷器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台州文化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北宋时期,台州瓷器在越瓷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刻工、器形还是釉色,都独具特色,近年来以黄岩沙埠窑和临海梅浦窑为代表的瓷器在收藏市场上声名鹊起,本土藏家也开始逐渐关注我们自己的地域文化。”杨昌会说。2011年,杨昌会也曾捐赠了5件代表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

      “台州的历史,应该让文物自己说话。”邵全伟告诉记者,这些文物就像一张张拼图,拼出了台州历史脉络。

      自台州市博物馆启动文物征集以来,得到了民间收藏家的大力支持,纷纷主动“献宝”,本报也做了大量报道。

      不过当前,对于一些特定时期的历史文物,台州市博物馆还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一些具有历史特色的文物保存到现在很不容易,比如具有地域特色的青铜器、农耕用具、陶瓷玉器、地方文献等等,就算有也很少在市面上流通,但他们代表了台州文化,也是台州市博物馆藏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藏家能够踊跃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