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里"藏"文物 创意产品为西安博物馆增色

      说到西安的博物馆纪念品,人们多半会想到斑驳沧桑的“兵马俑”、“唐三彩”复制品,而如今,兼具科技与创意的文化产品的出现,让西安的博物馆纪念品越来越玲琅满目。

      把手机摄像头对准一张印有国宝文物“杜虎符”照片的明信片,“杜虎符”的3D图像即刻“立”在了手机屏幕里。转动明信片,3D“杜虎符”也随之“动”了起来,点击屏幕还能看到文物的详细介绍。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去年端午节推出的“文物魔卡”。凭借现代科技,只需一张卡片和一款APP就能把“文物”带回家。来自北京的张女士惊奇地看着手机屏幕里的3D文物说:“现在的高科技太神奇了,明信片里‘藏’着文物!”据了解,春节期间,“文物魔卡”平均每天的销量有六七百套。

      除了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既有古老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实用小物品也是旅游纪念品中的热门。印有穿着唐装汉服的卡通形象“唐美丽”和“汉英俊”的书签、笔记本、钥匙扣等纪念品一经推出就吸引了极大的关注。大学生刘艺涵兴致勃勃地挑选着书签,她说:“这两个卡通人物造型可爱也能代表西安的历史文化,做成书签又很实用,这样的纪念品我觉得不错。”据工作人员介绍,“唐美丽”、“汉英俊”系列产品于今年春节前发售,迅速成为热销品,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印有人面鱼纹、鹿纹的“摩登仰韶”系列饰品。

      近年来,陕西的各大博物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文化创意,依托各自特色推出的旅游纪念品已有数千种。大唐西市博物馆的馆藏新莽货币“国宝金贵”造型的U盘、兵马俑博物馆的Q版兵马俑公仔、西安博物院的佛造型手机壳等创意纪念品都受到了游客的热捧。

      创意文化产品让博物馆里古老的文物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