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博物馆要摆脱“空壳化”

  “一些县级博物馆动辄搞‘千年通史展’,文物没几件,拿照片来凑数,有的连照片也拍不清楚。”近日,某省文物局一位负责人直陈目前基层博物馆存在的问题。这几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地区,庄重、气派的博物馆成了当地文化中心的标配。这一方面显示了各地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基层博物馆的“空壳化”现象。

  所谓“空壳化”,即一些博物馆“外强中干”,气势磅礴的外表掩盖不了馆内空空荡荡的窘状。展品少,也鲜有人看,加之运营成本高,干脆“一锁了之”,最终形成了“没人来—锁门—更没人来”的恶性循环。

  博物馆应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与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博物馆不同,对于基层博物馆而言,其收藏、保护的应是属于本地或与本地文化有关的文物,服务当地民众。

  基层博物馆要想实现从“少人问津”到“纷至沓来”的转变,引导民众了解当地历史、参与当地文化建设,基层博物馆的定位至关重要。在保护好藏品和文物的前提下,基层博物馆应以足够数量的文物和展览,尽可能吸引更多民众参观。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