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总动员: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3D灯光秀太酷炫了!”2月28日,网友“萱萱”在微信上晒出自己逛金沙太阳节的照片。今年,金沙遗址博物馆除了3D灯光秀,还推出了太阳节导览APP、微信“摇一摇”导览、魔幻明信片等互动服务,让美丽的彩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跳进了游客的手机。
近年来,这样的“宝贝”总动员在众多博物馆得以实现。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让静态文物“活”了起来,安静的博物馆也变得热闹了。
高科技介入,让“宝贝”动起来
用手机对着一张印有金沙面具的明信片一扫,一个三维模型就出现在记者的手机上,同时伴随有动听的语音讲解。“这种魔幻明信片是以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为原型,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展现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吴彬告诉记者,这样的魔幻明信片一共做了两套12张,展示的内容包括文物的3D模型、音频、视频、灯组的360°全景等。
馆藏的“宝贝”碰不得,怎么让“宝贝”们动起来?四川各大博物馆都把脑筋动到了高科技和数字化上。
在四川博物院的“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内,悬浮成像三维展台中,“镇馆之宝”战国水陆攻占纹铜壶的三维模型不断旋转,连铜壶上的细纹都能看的很清晰。利用这个悬浮成像三维展台,流动博物馆把无法出馆展出的18件“镇馆之宝”送到了全省各地。
目前,省内各大博物馆都在开展智慧博物馆建设,希望为游客带来更真实、丰富的参观体验。
游客来动手,让博物馆“火”起来
做陶器、家庭寻宝……2月24日,成都市民王鑫陪儿子在四川博物院度过一个有趣的下午。“孩子很喜欢这些游戏和活动,我们一家都是四川博物院的常客。”王鑫说,儿子最喜欢的寻宝活动,是四川博物院配合正在展出的《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开展的。
看完展览还能动手玩,正在成为四川众多博物馆的“标配”。
正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的“非洲雕刻艺术展”,在展出190多件展品的同时,还举行了“非常好玩”系列社教活动,开展面具彩绘活动并请来非洲小伙现场教孩子们打非洲鼓。而配合馆藏的陶器、汉代画像石砖等藏品,制作陶器、印制拓片等动手活动更成为四川博物院的常设项目。
借助这些活动,锁在安保柜里的文物,从静态、平面,变得鲜活、立体。游客们到了博物馆也不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而是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春节7天长假,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共接待游客97万人次。这样的客流量说明,博物馆只要“活”了,就能火。
文物变产品,把博物馆带回家
红色年代语录笔记本、印有川军抗战标语的T恤和水壶、美国飞虎队的“救命符”……在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旅游商品供销社里,各种以馆藏“宝贝”为主题的文创产品纷纷被摆上柜台售卖。
看过玩过,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无论是民营博物馆还是国有博物馆,都在进行这样的尝试。而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宝贝”活到了普通人的家里。
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四川博物院开发设计了战国青铜器水陆攻战纹钱包、张大千飞天侍女系列手机壳、真丝丝巾等10多个系列的文创产品;三星堆博物馆根据馆藏的青铜面具,制作了三星堆面具饼干。“目前,开发了抹茶、草莓、黄油、巧克力四种口味。”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告诉记者,该馆目前正在和一家食品公司合作,尝试让更多三星堆文物变身饼干或者巧克力。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