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羊年喜洋洋 6.4万人体验宫廷年文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快乐的狮子喜洋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舞龙的宝贝儿们过大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秧歌扭起来

 

      伴随着隆隆的鞭炮声,羊年春节假期也结束了,山东博物馆在这个羊年春节期间推出了“看《圆明园特展》,过宫廷大年”主题系列活动,让观众在春节着实过了一把传统年味瘾。

 

      今年春节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四天时间山东博物馆共迎来了海内外观众6.4万人次,平均每天有1.6万人来到山东博物馆参观和体验传统年味活动,来山东博物馆过春节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出行首选和假日时尚。

 

      羊年春节山东博物馆除了喜庆和幸福,还多了一份幸运,其间每天参观山东博物馆的前100名观众都获得了山东博物馆特别准备的“羊年新春大礼”,木板年画、《圆明园特展》卡通公仔、《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青少年作业纸等礼品让观众获得了一份开年之喜。

 

      今年很多观众来到山东博物馆都是为了一睹前不久刚刚开展的《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和《圆明园特展》两个重磅展览的风采。两个展览在春节期间绝对成为了最火爆的地方,观众不仅对非洲野生动物跨越马拉河的壮举感到震惊,更为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的美丽和十二生肖兽首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的精湛技艺而叹为观止。

 

      很多青少年观众已经是《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的常客,能熟练的找到非洲大草原上的各种野生动物,甚至经过考核成为了山东博物馆的一名小小志愿者讲解员,让更多的小朋友也爱上了非洲这块热土。

 

      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为了让观众体验到最传统的中国年味,山东博物馆依托三个社会教育品牌“孔子学堂”、“自然教室”、“历史课堂”特别推出了“看《圆明园特展》,过宫廷大年”羊年春节系列活动,将让观众在山东博物馆舞龙舞狮做年画、秧歌旱船讲国学,体验浓厚的中国年文化。

 

      早在春节假期前的一个星期,山东博物馆的春节系列活动就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过大年,接羊福”、“品年俗,写春联”活动让观众着实体验了一回古代宫廷过年的感觉。在大年初三开始的“传统民俗体验”活动中,观众可以在山东博物馆拓年画、舞龙舞狮、跑旱船、扭秧歌,当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次举起中国龙灯时,伴随着敲锣打鼓的欢快鼓点,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年味的快乐和喜庆。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倍加重视,山东博物馆主打文化活动牌,热炒传统年俗大餐,将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于丰富的展览活动之中,让观众在参观和互动之中体味传统,感受欢乐,度过了一个具有中华传统年味儿的羊年春节。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