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人物介绍现乌龙 袁世凯李时珍的头像被移花接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汕头都市报》报道,得知家乡不久前斥资新建一座新博物馆,刚放寒假回家的大三学生蔡浩杰前往参观,却发现馆内出现不少“头像乌龙”,袁世凯、李时珍等历史人物“乱入”当地历史,移花接木让人啼笑皆非。经记者现场调查,证实该博物馆确实存在这一现象。 

 

      “走,带你去看袁世凯!”一踏进家乡的博物馆,之前曾前来参观过一次的好友便拉着蔡浩杰看新鲜。袁世凯是家乡名人?这让蔡浩杰心生纳闷。来到展台前一看,家喻户晓的袁世凯头像下面的名字居然是“胡万洲”,简介称“青年时代往香港经商,1906年加入同盟会,跟随孙中山讨打袁世凯等军阀,屡立战功。”讨伐袁世凯的爱国侨商胡万洲的头像竟是袁世凯,这让蔡浩杰哭笑不得。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面爱国侨商的人物介绍墙上,蔡浩杰看到爱国侨商蚁光炎先生的肖像,可图片下人物简介的名称却为“萧介珊”。由于蔡浩杰小学曾参加蚁光炎先生的英雄事迹征文比赛,搜集过相关资料,对蚁光炎印象颇为深刻,这才辨认出图文不符。走到“历史文化名人”板块前,他还看到课本中李时珍的画像,但介绍板上的人物姓名却是“李龄”。对博物馆出现的张冠李戴现象,蔡浩杰认为“实在不该”!

 

      为进一步核实博物馆内人物介绍是否用错头像,蔡浩杰特地重新查阅袁世凯、李时珍等历史人物资料,经比对证明,博物馆内的人物介绍确为图文不符。

 

      为什么当地博物馆会出现这种情况?蔡浩杰告诉记者,他猜测可能是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在整理资料时只是简单的搜索资料,而未经认真核实对照,才会造成“头像乌龙”。

 

      作为严肃认真对待历史的博物馆,真的有这种贻笑大方的差错吗?昨天,记者来到该博物馆,发现这几处“头像乌龙”确实存在,特别是袁世凯、李时珍的头像,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这里却都成了本地的“历史名人”。“博物馆内的错误远不止这些。”蔡浩杰告诉记者,除了肖像与署名不符之外,他还发现了好几处错别字。蔡浩杰认为,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视角,有助于参观者了解本土历史文化的发展渊源,但接连出现这些低级错误很不应该,希望博物馆能早日修改出现的错误,使博物馆能够真正起到文化保护与传播的作用。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