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可听可感 苏州也有了口述历史博物馆
2015-02-04 14:51:18 来源:城市早8点 已浏览次


图片为老人的勋章和自编回忆录。蒋心怡摄
2012年,崔永元在中国传媒大学创立的口述历史博物馆,一时为广大年轻人欢迎。如今,苏州大鱼文化公益组织将这个模式运用到苏州,成立苏州第一家口述历史博物馆。
●90岁老兵谈回忆见过文革小组的批斗
上周末,记者跟随大鱼文化团队来到司前街吉庆社区90岁的张文选老人家里,这是口述历史团队的第二次集体采访。老人历经抗战,上世纪50年代转业至苏州文物商店工作,山东大汉的他讨了个苏州太太,美满生活了60多年。见面时,老爷子和82岁的老伴早早等候在客厅了。志愿者一周前,已经与他沟通了采访提纲。
张老爷子娓娓道来,志愿者一个摄影,一个摄像,一个主持,一个笔录,俨然工作室的配置。“我老家是山东的,参加过抗日战争,之后是渡江战役,本想转业到苏州后过太平日子,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又给我重重的一击。”
“我们住的这个社区,当时苏州很多领导都住在这儿。好多领导都躲在我家,有个姓张的工厂领导,晚上吃完饭就躲我家。每天晚上都有人来查,看见人就绑起来弄。文革以后就乱套了,这里的房子谁都可以来住了。”说完,张老爷子叹口气,摇了摇头。
●康生喜欢上苏州石头老爷子坚决不卖
老爷子当时在乐桥的文物商店上班。由于性格耿直,国家保护的文物他死也不卖。“文化大革命时这些古董都保护起来,运到木渎灵岩山,都是晚上运的,不可以给人家看见的,都是几箱几箱的运上去。江南地区,苏州文物商店的古董最多,比一般别的商店的古董都多,保存得也很好。有一个规定,乾隆之前的不可以卖,乾隆后的,按照档次卖。”老伴王金娥说。
“有一次上海的一个画驴的画家,要来买一张画,想送一张画贿赂老张。结果老张不愿意,人家说他很倔,但是我觉得他有原则。还听说康生喜欢店里的一块石头,老张也没同意卖给他。那时候文物很紧张,他对文物商店的贡献很大,古董都是去乡下收的,收到了就给国家。”王金娥补充说。
●真人口述真事说者生动听者投入
活动组织者阎一静告诉记者,这只是开了个头,后续要做的还有很多。据了解,“岁月博物馆”口述历史项目是苏州市第三届公益创投活动的中标项目,阎一静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把苏州古老历史通过每一个访谈者的口述,不走样地呈现出来。
“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时间读历史,或者对历史不感兴趣,也许我们改变一下方式,大家就愿意接受了。像口述,都是真人真事,很生动,市民就愿意去了解。”阎一静说。
团队目前常规工作人员有4人,负责前期联络和审稿、外联事宜,其他的具体工序都招募志愿者完成。西交利物浦大学金融系大二的学生李雨聪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他告诉记者,平时喜欢读史,这样的活动让他与历史更近,并且和其中一个个生动的人打交道,让内容和外延一下子丰富了。
●口述材料将整理汇编苏州历史从此更加走心
据了解,口述历史团队今年起每月都会组织一期活动。第一季度的主题为军旅人生,目前已经进展到第二个。“考虑到老人年岁已高,因此就安排在家里。以后访谈别的老人时,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联系公园等,再组织多一些的观众,把老人请出来讲,普及面会更广。”阎一静说。后续,知青、民间手工艺等主题还会相继推出,观众可根据需要报名做客。
工作人员说,接下来,他们还会和出版社、文联等单位合作,将文字记录的材料汇编成册,将视频资料刻盘保存,希望真正建立一个实体博物馆,“苏州历史,它是走心的,可听可感有温度的,一开启,仿佛可以触摸。”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