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建设中的波兰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伤亡和破坏都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为了向人们介绍过去的历史,昭示未来,一座二战博物馆正在波兰东北部港口城市格但斯克——二战打响第一枪之地加紧建设。

      二战博物馆主体建筑于2012年8月开始动工修建,预计2016年夏天建成,并计划于同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在博物馆施工现场,正在进行厚厚的混凝土层浇筑。据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主展区位于地面下方,由于技术原因,需要提前把一些大型展品放入地下14米深的混凝土池内就位。博物馆副馆长马尔沙莱茨解释说,如果等博物馆整个建成之后,再把那些庞大的展品放入地下展厅也是可以的,但操作起来会非常困难。相比之下,现在就让其就位可能会更方便、更容易、也更安全。不久之后,地下混凝土池将被覆盖上预制板,开始博物馆地上部分的建筑。

      据介绍,被运到施工现场的展品日前借助起重机被放置到地下14米处的混凝土池内。整个吊装过程历时约7个小时。展品被放置在离最终展位非常近的地方。施工人员对展品进行了特别防护,以便展品在建筑工程完成前不被损坏。等地下部分展厅的地面铺装好后,展品将完全就位。当天被吊装的展品有两辆坦克,其中一辆是美国谢尔曼萤火虫坦克,另一辆是前苏联T——34/85中型坦克,每辆坦克重约26吨。除此之外,还有重约1吨的德国G7A型鱼雷和重达10吨德国制造的铁路货车车厢。

      博物馆展览部负责人维斯特法尔介绍说,T——34/85坦克是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用英国榴弹炮跟华沙的波兰军事博物馆交换的。T——34是二战时期的典型的战车,前苏联军队的主力坦克。通过该坦克将展示二战的最后阶段及战后前苏联主导中东欧的历史。

      谢尔曼坦克是布鲁塞尔皇家军事博物馆赠予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的礼物。这是当年波兰将军马切克指挥的第1装甲师曾使用过的坦克。战争结束后,这辆特别的谢尔曼坦克曾作为比利时演习场上的训练目标,因此坦克需要进行修复。博物馆决定把修复后的坦克漆成当时第1装甲师第24骑兵团的颜色。谢尔曼坦克将展示波兰军队在西方反德国法西斯斗争中所作的贡献。

      展品货车车厢是从波兰国家铁路公司购买的,车厢于1918年前由德国制造,这种类型的车厢曾被用来把囚犯运送到德国纳粹集中营。展品将反映有关纳粹德国把上百万人运送到大屠杀集中营的历史片断。

      德国G7A型鱼雷长达7米,是波兰海军扫雷兵从格但斯克湾的海底打捞上来的,曾被波兰格丁尼亚海军博物馆收藏,此次是借给格但斯克二战博物馆展出的。格但斯克博物馆对鱼雷进行了彻底的保养和部分修复。鱼雷将被放置在主展区与大西洋战役有关的展览部分 。

      二战博物馆预算3.85亿兹罗提(折合约7.7亿元人民币),波兰政府从特别项目资金中拨款3.58亿兹罗提,另外的2700万兹罗提则由波兰文化部提供。博物馆展览旨在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场面和战争后果及其政治影响。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向波兰格但斯克发动了突然进攻,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战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15日,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17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最后,二战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战败,美、苏、中、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获胜赢得世界和平和进步而告终。现在每年的9月1日,波兰都要在韦斯特普拉特半岛举行纪念仪式,悼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们。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