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美术馆与公立博物馆能否有交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民国名人名迹书法展”在上海的桑浦美术馆举行。作为收藏家蔡梓源创建的一家私人美术馆,此次展览的藏品均是其近年来从拍卖市场上购得。上海市收藏鉴赏家协会副会长王金声表示,类似的个人藏家在目前的上海非常多,而他们的私人珍藏,有些在公立的博物馆中也难得一见。

      作为收藏半壁江山的上海,目前的私人美术馆在申城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更是在全国数一数二,而一大批根植于本地的私人美术馆,更是在申城的各个区域内“默默耕耘”。虽然从整体水准来看,私人美术馆的收藏还很难与公立博物馆匹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在私人美术馆拥有者的鉴赏眼光越来越精,加上财力雄厚,因而在一些专题收藏上非常具有特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私人美术馆的收藏,大多只是在圈子里面受到关注,而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有机会进行了解,目前在公立博物馆中,几乎很难看到私人美术馆的收藏。

      从收藏相对发展较早的台湾地区来看,其规模最大的民间收藏团体“清玩雅集”曾曾先后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首都博物馆中进行过展览,许多个人收藏因而得以而社会公众所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私人美术馆与公立博物馆能够有交集的,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普通老百姓。

      为什么现在公立博物馆和私人美术馆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缺乏一个很好的策展机制。对于公立博物馆来说,有时候往往一年也不需要有几个大型展览,加上对于许多私人美术馆的藏品不了解,认为私人能够有什么好东西,因而忽略了潜在的珍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们的主管部门能够加强公立博物馆与私人美术馆的联系,定期召开负责人的对话,通过思想的碰撞,可以发现更多的合作机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