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革命博物馆多措并举提升教育功能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坐落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县城梅山镇,博物馆于1983年纪念立夏节起义胜利54周年之际建成,主楼正面镶嵌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名“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八个大字。博物馆占地8000多平方米,依山傍水,坐西北朝东南,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集中展示金寨光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窗口。 2003年博物馆进行了全面维修,重新布展,内设序厅及金寨革命史、金寨将军、今日金寨、金寨名人、金寨烈士和将军名人书画等展厅。馆内史料翔实,内涵丰富,能充分展示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和今日金寨的发展面貌。
博物馆作为金寨县4A级红色旅游区—红军广场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刘伯承元帅题字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洪学智将军题名的金寨红军纪念堂、红军墓园、红军村一起成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自建成以来,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宣教工作的主旋律,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紧扣时代主题,坚持用红军精神,将军情怀,发挥着“资政育人”的教育功能。博物馆先后被列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青少年官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建筑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自建馆以来共接待参观者近350万人次。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我们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思路,增强科技意识,积极充实教育资源,挖掘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活动,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各项工作上新台阶;随着博物馆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他们对教育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革命纪念馆,革命陈列不可能经常变换,而对于观众来讲,再好的内容,再好的陈列,参观多次以后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博物馆应该把握时代脉博,挖掘潜力,与时俱进,利用场馆优势,拓展外延,创新形式,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何充分挖掘利用金寨红色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优势,更好地发挥革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值得我们深思探索。在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国家红色旅游精品基地,在四个“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进取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增加正能量。
一、创新“邀请式”服务
由于革命博物馆功能的特殊性,清明节和各大纪念日是到馆参观的高峰期,经常是排起长队,而平时参观者相对就很少。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接待参观方面,要变被动接待为主动邀请。我们重点向中小学校发邀请函,邀请他们把少先队活动日、团队活动日、党员活动日、主题班会搬到这里来进行,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贯穿全年。同时,我们也主动邀请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等社会团体在园内举行各种祭奠活动,为他们义务讲解、免费发放革命博物馆简介,丰富的活动增强了宣传教育效果,吸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群众,为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流动式”服务
由于流动展览具有筹备快,机动灵活等特点,因而能紧跟形势,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举国上下都在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我们在清明节集中接待工作结束后,便立即着手准备烈士事迹流动展,在短短的时间里便策划、制作出一套精美的《庆祝建党93周年 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流动展。在外出展览的过程中,不辞劳苦、驱车百里,下农村,进社区、赴学校、到部队,将一幅幅再现历史的珍贵照片、一段段声情并茂的精彩讲解送到百姓面前,展示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壮丽画面。通过围绕每一个主题所举办的流动展览,使许多观众增强了对博物馆“宣教功能”的认识,也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看到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所到之处,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创新“针对式”服务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的讲解员们会进行不同内容的宣讲。接待小学生就以讲故事的形式,主要宣传和平年代的烈士事迹及红军将士的艰苦生活,让孩子们加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培养孩子们讲正气,树新风;接待中学生、大学生和军人就着重介绍历史,通过宣讲英烈的事迹来宣传红军精神,让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教育当代青年学生和军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报效祖国;接待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主要是通过宣讲英烈的事迹,净化心灵,牢固树立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和顾全大局的高度自觉性。
四、创新“参与式”服务
为了增加布展的趣味性,博物馆还专门设计了体验游戏,受到了许多参观者的喜爱,尤其是对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漫天飞雪、熊熊篝火、数位红军战士在丛林中警戒瞭望……面对此景,人们仿佛又回到了70多年前的大别山区,与红军战士并肩战斗。现场采用声、光、电、雪花幻像机和配音等现代科技技术,结合自然植物、密营建筑与人物造型融合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大别山深处革命战士当时的生活场景。这种“参与式”服务,让爱国主义教育更鲜活,使更多的人了解了金寨革命史,了解了金寨革命烈士,了解了金寨革命博物馆,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走进红色金寨、走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使红军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代代传承。无论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是参观者的灵魂都受到了洗礼,思想得到了升华,从而使大家牢记过去,珍爱和平,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