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缯国博物馆河南落成 曾姓祭拜始祖大典将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缯国博物馆一角(李朝栋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缯国博物馆壁画局部(李朝栋 摄)


      据中国侨网报道,中原根亲文化又将迎来盛事,日前,记者从河南古缯国文化研究会、河南曾氏文化研究会、方城县“中华古缯国文化苑”项目建设指挥部获悉,作为古缯国所在地河南方城县和新县广宇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的“中华古缯国文化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古缯国博物馆,目前已全面竣工,将于12月4日举行“古缯国博物馆落成暨甲午年曾姓祭拜始祖大典”,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曾氏宗亲、社团、客商及社会各界800余人参加。

 

      据河南古缯国文化研究会、河南曾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南方城古缯国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德魁介绍,“中华古缯国文化苑”项目,是以历史文化遗址和古缯国文化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寻祖根亲为纽带,以传承曾氏文化打造城市旅游名片为目地的集根亲文化、寻根谒祖、文化旅游、遗址公园、休闲娱乐、生态宜居、社区服务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小型城市综合体。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400亩,计划投资10亿元。

 

      “古缯国博物馆又称曾氏始祖大宗祠,是‘中华古缯国文化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古缯国文化苑”项目总经理曾玮告诉记者,“博物馆于2013年3月正式动工,目前已全面竣工。建筑风格为汉代,采用“回”字型的三进两院制式,坐北朝南。由南至北分别是殿门(含钟鼓楼)、远祖殿、曲烈王殿、忠孝殿、两侧为文化长廊,辅以东西别院,殿门广场东西两侧入口处各一座石牌坊。”

 

      河南省郑州市侨联秘书长,侨眷曾德聪,也是河南曾氏文化研究会的监事长,他陪同记者参观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正门,由启功题写的“中华古缯国博物馆”馆名挂于正中,左右两侧分别为钟楼、鼓楼。长20.4m宽14m高13m的远祖殿,供奉中华民族的远祖黄帝塑像,殿内歌颂黄帝功德的壁画美妙绝伦,寓意黄帝为中华民族远祖,曾姓是从黄帝—颛顼—大禹—夏启—少康—曲烈而来,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的一支。

 

      曲烈王殿长37.4m宽24.4m高16.7m,是整个博物馆的主殿。供奉曾姓始祖曲烈塑像。殿内绘有展示曲烈作为远古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睿智的发明家,在治国中的雄才大略,在军事上的骁勇善战。

 

      忠孝殿供奉宗圣公曾子塑像。殿内绘有歌颂曾参做为孔孟学说之集大成者的丰功伟绩、忠孝典故以及曾氏名人掌故等。集中展示曾子文化以及曾氏家族源远流长的忠孝优良家风。

 

      位于远祖殿与曲烈王殿之间东西侧,各长114米、宽2.5米的文化长廊,展示了古缯国文化、曾氏文化及方城县历史文化等。

 

      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当时中原游牧文化已开始向农耕文化转变,夏禹部落东夷逐鹿,治理天下水患之后,便开始有了稳定的居处。而缯便出自有夏一脉。

 

      相传距今4180多年前,少康中兴夏室后,封次子曲烈于“缯”地,那时候的缯地,遍布桑柞麻类,盛产蚕茧。人们把桑麻丝织品称为“缯”,之后由蚕蛹和丝絮组合一起的象形文字,就成为古缯人的部落图腾。而曲烈于缯地建立部落方国,也就称为了“缯国”。缯国也因农耕丝织而繁盛一时。

 

      后来,缯国被他国所灭,太子巫无法回到鄫(缯又称鄫)国故地,在鲁国他们以血缘家庭建立地主庄园,按规定税亩标准向鲁国缴纳国税。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太子巫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字旁,表示离开故国,以“曾”为氏。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