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开建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有望明年开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者在四川攀枝花市采访时了解到,反映该市“三线”建设的一张文化名片——三线建设博物馆正在紧张有序全面推进,并力争2015年3月4日攀枝花建市50周年之际建成并对外开放。

      据该市文新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全面反映和展示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建设历史,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全力以赴推进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设。

      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花城新区,占地面积59亩,建筑总面积24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2亿元。2012年启动选址、可研、立项等工作,2013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14年2月主体工程动工,现已基本完成博物馆主体工程建设并全面进行装修和布展施工。

      三线建设,是1964年在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决策下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主要函盖了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区。四川省是三线建设的重点,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线建设博物馆展陈设计和布展站在全国的视角和高度,放眼三线建设的十三个主要省、区,全面展示和反映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博物馆的展厅一共三层,展厅面积6500平方米。攀枝花历史展厅、多功能厅、临展厅占一层,面积为1200平方米;三线建设展厅占两层,加上序厅,面积为5300平方米,全国三线建设和攀枝花三线建设所占比重为7:3,内容主要为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和中央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重中之重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五大板块。

      博物馆目前已收集了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线建设的题词以及彭德怀、李井泉、钱敏、徐驰、杨超等同志三线建设时期文物、中央和全国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决策文献史料,三线重点企业航空、船舶、机械、交通、常规兵器等各类三线建设文物10000余件(套)。

      博物馆已采集了国家相关部委、省、市、企业三线建设领导者、亲历者和研究学者等各个层面高清口述历史视频120人,8000多分钟,还收集了其他三线建设时期视频资料3000多分钟。

      记者还了解到,为保护和传承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市正在积极争取获得“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命名,把博物馆建设成为三线建设精神的传承地和三线建设研究的资源库,成为三线建设者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