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博物馆莲花尊高80厘米 被称青瓷之王

作为本专栏青瓷系列的“压轴”,本期为您介绍六朝博物馆中的青瓷莲花尊。这件青瓷器高达80厘米左右,装饰着飞天、忍冬、莲花、菩提等各类佛教题材纹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的,有“青瓷之王”之称。而比莲花尊本身更令文物专家魂牵梦萦的,是其主人。它所出土的南京灵山南朝大墓埋葬的是谁,至今未有定论。
是六朝博物馆镇馆之宝
青瓷莲花尊展出于六朝博物馆的三楼,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青瓷莲花尊以莲花为主要装饰图案,在一件器物上集中了浮雕,模印、刻划等装饰手法,将莲花纹恰当地装饰在每个部位,或仰或覆,或高或低,巧妙穿插,上下呼应,创造了完美的艺术造型。通体莲花渗透着浓厚的佛教色彩,是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这件莲花尊,喇叭形敞口,高脖,圆腹,圈足,尊盖形似于僧帽。装饰繁缛华丽,器体之大极为罕见。武汉地区曾出土一件南朝齐代的青瓷莲花尊,但体积还不到南京这件的一半。
据介绍,南朝时期佛教盛行,莲瓣或莲花纹被广泛运用于器物装饰。在佛教艺术中,莲花代表“净土”,寓意吉祥,象征“自性清净”。莲瓣纹是南北朝瓷器最重要、最具时代特征的标志,形态丰富,变化多端。造型有仰莲或覆莲、单瓣或复瓣;装饰手法有堆塑、刻划、模印、贴塑多种;图案或简洁明快,或精美繁缛;装饰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墓主人身份无法确定
青瓷莲花尊已经在博物馆展出,但围绕在它身上的谜团还没有解开。1972年,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仙林灵山发现一座大型墓葬,时代定位于南朝,并出土了这件青瓷莲花尊。但考古人员没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今天位于栖霞狮子冲有一对南朝陵墓石刻,名为“永宁陵神道石刻”,被认为是南朝陈代第二个皇帝陈文帝陈蒨的陵墓。但在2013年的考古发掘中,石刻周围地下两座大墓被确认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以及他母亲的陵墓。那么,真正的永宁陵在哪儿呢?
著名考古学家、南京博物院罗宗真教授在《南朝宋文帝陵和陈文帝陵考》一文中认为,1972年发掘的灵山南朝大墓,就是陈文帝陈蒨的永宁陵。他指出,该墓葬所在位置与文献记载相符,其规模超过南京梁代宗室贵族墓葬,与雨花台区西善桥一座疑似陈代皇陵相同,而且出土的青瓷莲花尊具有南朝晚期的特征,“此种莲花尊在我国其他地区,亦均见于南朝晚期以及隋代墓中。”
陈蒨是个有责任心的皇帝
陈蒨是陈代开国皇帝陈霸先的侄子,关于他的故事,坊间流传最多的是他与貌美如妇的韩子高非常亲近,以至于从唐代开始,就有文人、作家将他两人的关系描写成“龙阳之好”。
正史中,陈蒨是整个六朝罕见的有责任心的一位皇帝。在位近7年间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唐朝历史学家李延寿写的《南史》中,讲到陈蒨是寒族出生,知道百姓疾苦,为了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沉溺于安逸的帝王生活,令人每晚把竹签摔在宫殿的石台阶上,以把自己惊醒。对此陈蒨说,“吾虽得眠,亦令惊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