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辛亥首义铁血博物馆 史料串连武昌首义史

      “3824位辛亥首义老人的翔实资料,串在一起就是一部真实的武昌首义史,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建一座辛亥首义碑林群,将这些辛亥老人的资料都刻在碑林上,告慰辛亥先烈的在天之灵。”11月29日,武汉“辛亥铁血博物馆”馆长沈汉生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已向有关部门提出修建申请。

      “辛亥首义铁血博物馆”是湖北省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也是一个没有地址的博物馆。由于没钱筹建,博物馆馆长、办事员、讲解员全是沈汉生一个人。

      生于1944年的沈汉生有“辛亥风云收藏第一人”之称。他收藏的辛亥文物多达1500多件,其中有1911年10月11日,鄂军都督府成立后发布的一系列文告、落款“鄂军都督府示”的印版、议员银牌、辛亥瓷器、刻有十八星旗的金杯、海军嘉禾剑,以及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所戴绶带等。

      不过,最让他看重的是写有3824位辛亥老人翔实资料的登记名册。

      “这3824张登记表,每一张登记表都记载着一位武昌辛亥志士的革命历程。”沈汉生翻着一摞“辛亥首义同志会整理委员会会员申请表”复印件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每一位会员的翔实资料中包括当时的年龄、住址、家庭状况,以及“辛亥前经历”、“首义时期经历”、“民国后的经历”等等,甚至包括他们在参加文学社、日知会等组织时的“秘密口令”,都有细致记述。

      据了解,辛亥首义同志会于1946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创立,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辛亥革命纪念组织,会员为当时健在的参加过武昌起义的革命志士。

      由于没有资金建设固定的博物馆,沈汉生将包括“辛亥首义同志会整理委员会会员申请表”在内的大多数辛亥首义文物,“寄存”到了上海孙中山故居博物馆。

      “我和这些辛亥首义老人之间似乎有着很深的渊源。”沈汉生告诉记者,他父亲沈良富是当时著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管家,公司在汉口的办公地点设在南洋大楼。1926年,南洋大楼有三层楼被当时国民政府征用放置辛亥首义文物。其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匆忙撤离时,未来得及将辛亥首义文物带走,沈良富于是保存了这些文物及资料。直到1999年,沈汉生首次将收藏的辛亥首义文物在武汉公开展出,轰动一时。

      “这些辛亥首义文物伴着我长大,这些辛亥首义老人的故事与事迹也深深影响了我。”沈汉生表示,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3824位辛亥首义老人建一个辛亥首义碑林,告慰辛亥先烈的在天之灵。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