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公开征集文物 20余件宝贝有望入驻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家对藏品进行鉴定。

      11月13日,山东省潍坊市文物局和潍坊市博物馆组织文物鉴定专家对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藏品进行鉴定,共有100多名市民带来400余件(套)“宝贝”请专家鉴定,达成征集意向的“宝贝”有20余件(套)。

      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受到追捧

      11月13日上午8时30分许,记者来到潍坊市博物馆,此时专家们已经围坐在一起开始了鉴定工作。当天藏友拿来让专家鉴定的藏品非常多,涵盖字画、瓷器、铜器等。

      开始鉴定后,藏友们的藏品被一件件的送到了鉴定室,不过开始的几件藏品收藏价值都不是很高。“文物征集跟文物鉴定其实差不多,都是假的多真的少,所以一定要看仔细。”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崔明泉笑着说。

      随后,一名藏友送来的藏品吸引了专家们的注意。这是陈介祺的行草作品,共四幅,专家们用手电筒、放大镜等工具对藏品鉴定后表示,这四幅字从纸质和笔法上看,都是陈介祺的真迹,而且是陈介祺比较早期的书法作品,具有非常大的收藏价值。唯一的缺憾是作品的“品相”不是特别好。尽管如此,对于研究陈介祺早期的书法来说,这四幅作品依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据了解,这名藏友已与市博物馆达成文物征集意向。之后又有一幅陈介祺的书法作品被专家认定为真品。

      记者在鉴定现场看到,当天前来鉴定的藏品当中,潍坊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受到藏友追捧。参与评定的专家对记者说,陈介祺是地道的潍县人,喜欢收藏文物。当天来参加征集的文物中,很多作品都跟陈介祺有关。

      西周青铜器让专家爱不释手

      专家谈论期间,又有一件“宝贝”被送了进来,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藏友在征集表中写道,这件藏品曾经被陈介祺收藏,并在陈介祺相关的作品中专门对这件藏品进行过点评。

      记者看到,这是一件造型非常精美的青铜爵,专家们经过鉴定后,一致认同这是一件西周年代的真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但对于这件藏品是否被陈介祺收藏过,专家们则提出了异议。

      有专家翻出了陈介祺的《簠斋吉金录》,在里面找到了藏友说的陈介祺收藏的那件藏品,但进过比对,专家认为这件藏品跟陈介祺书中的藏品有些出入,难以确定是否就是此藏品,还需要更进一步的鉴定。

      尽管如此,专家们表示,虽然目前还难以断定这件藏品是否为陈介祺收藏的那件藏品,但这件藏品年代久远、做工精美,而且身上还有铭文,具有比较高的收藏价值。

      给出评估价格供市民参考

      记者注意到,对藏品进行鉴定后,专家们会对藏品的真伪给出自己的意见,同时也会根据藏品的价值给出自己心目中的评估价格,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会计算出专家们评估价格的平均值,以此作为藏品收购的价格依据。

      崔明泉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市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收藏逐渐兴起,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的一些仿制品和赝品让人难辨真伪,因此,他建议藏友一定要认真学习收藏知识,同时不能抱着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

      “目前的确还有不少有收藏价值的藏品散落在民间,每件藏品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鉴定过的这些藏品,都给出了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估价格,可以供市民参考。假如市民有意把自己的藏品出售给市博物馆可以此参考,但漫天要价的行为肯定是不可取的。”崔明泉说。

      据了解,在当天的活动中,共有100多名市民带来400余件(套)“宝贝”请专家鉴定,达成征集意向的“宝贝”有20余件(套)。

      充实博物馆,三种方式“扩军”

      此次文物征集的藏品范围和重点一是陈列展览和学术研究需要征集的有关文物类藏品,包括:古书画、陶器、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石雕等;二是“潍县同志画社”老社员的书画作品。重点是未被收藏的“潍县同志画社”部分老社员的书画作品,已有收藏的,原则上不再征集;三是潍坊籍书画名家的重要作品,重点是在国际国内艺术(学术)成就大、个人品德高、影响广泛的潍坊籍中国画名家的重要作品。

      本次征集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类是捐赠,捐赠藏品坚持“自愿捐赠、政府奖励”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市博物馆建设。市博物馆接受捐赠后,向捐赠人颁发《收藏证书》;根据捐赠藏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由鉴定评估委员会适度确定捐赠人的奖励金额;接收的藏品不定期的向公众展出。二是收购。根据市博物馆确定的藏品征集范围和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的需要,遵循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则,按照藏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由鉴定评估委员会确定藏品的收购金额。三是有偿调拨。为支持市级博物馆建设,各县市区博物馆相同藏品拥有两件以上的,经专家评估后,市文物局按有关规定协商调拨,并给予对方适当补助。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