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地铁博物馆下周迎客 感受“开往未来的地铁”

图说:地体列车DIY界面。新民网 记者 李欣 摄

图说:参观者在模拟驾驶地铁列车。新民网 记者 李欣 摄

图说:地铁博物馆光电沙盘现场。新民网 记者 李欣 摄
每天乘坐的地铁列车,如果亲手驾驶,会是什么感觉?经常路过的地铁车站,如果照个“X光”,能看出哪些奥妙?再如果时间穿越到100年后,2100年的上海地铁,乘起来又是啥样的? 本月28日,国内首家地铁博物馆—上海地铁博物馆(一期)将向市民、游客揭开神秘面纱。新民网记者 今日(24日)抢先探营后发现,这个以上海地铁发展历程为主题的博物馆里,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整个参观旅程成为了一段“奇妙之旅”。
180度宽屏环幕电影揭秘“豆腐上如何造地铁”
新民网记者看到,新落成的上海地铁博物馆座落在吴中路1779号,紧邻轨交10号线紫藤路站,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博物馆一期开馆面积为2800平方米,以地铁发展历史、地铁功能、地铁文化,地铁安全、世界地铁等五大板块为主,主要讲述的是上海地铁的故事。”上海地铁博物馆馆长朱于山这样告诉记者 。
从1956年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到1993年起地铁1号线南段试通车……一踏进地铁博物馆的序厅, 迎接参观者的就是180度宽屏。在仿若浩瀚星空的天顶背景下,宽屏中播放着一部关于地铁历程的影片,配合着炫目的声光电效果,讲述着上海地铁的故事。
最早的盾构机、施工者们头戴安全帽的合影、手绘的一张张地铁施工线路图……告别序厅后,在第一个展厅里,一份份泛黄的珍贵地铁史料文件正静静等待着参观者,无声诉说着上海地铁建设者们筚路蓝缕 ,在犹如“豆腐”的较差地质情况下,打造钢铁长城的艰辛。
此外,为了让参观者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地铁工程建设的实景,展厅里还特意设计了“场景还原”— 展厅的一个通道被打造成一段地铁施工中的隧道、透明的地砖下,清晰可见铺设的钢轨;而参观者踏入这段钢轨,隧道深处的一个盾构机就会缓缓转动,似乎一段新的地铁建设历程也由此开启。
“这是等比例缩小建成的地铁隧道盾构掘进场景。”记者注意到,为了还原场景的逼真,隧道内的墙上还安装了仿真电缆线等,和真实的工地现场几乎没有区别,让参观者能直观感受地铁隧道究竟是怎么“挖 ”出来的。
自驾地铁列车+5D动感影院感受“开往未来的地铁”
除了各种珍贵的史料展品,逼真的场景还原外,上海地铁博物馆中还处处隐藏了高科技带来的“惊喜” ,让博物馆变得既生动,又趣味十足:
在博物馆一楼位置,设置了一个地铁列车模拟驾驶室,驾驶室前则有一个巨大的光电大沙盘。参观者只需用手指触摸操作屏,大沙盘中地铁线路车站一一浮现,并能显示在城市版图中的位置,以及周边信息; 而在列车的模拟驾驶台,通过几块逼真模拟的显示屏,参观者可以自己动手体验驾驶上海地铁三号线、穿越城市林立高楼的感觉,甚至还可能“遭遇”各种驾驶中的突发故障,考验应变和处理能力;参观者还可 在一触摸屏上玩列车DIY拼装游戏,搭配车身、车头、车门、受电弓等,还可为列车着色、搭配色带,并最终打印“建造”列车。
而一个给地铁车站照“X光”的仪器,更是别出心裁。通过移动一个特制的显示屏,一座地铁站从出入口、到车站站厅,再到候车站台,背后“埋藏”了哪些管线、隐藏了哪些“奥秘”,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让每天习以为常经过的地铁站,变得充满奥妙。
最有趣的,则是博物馆中设置的5D动感影院。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瞬间“穿越”到一百年后,和2100年 的上海地铁“申通号”一起,去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过一段段超越想象的地铁旅程……
“希望市民和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上海地铁发展的历史,感受上海地铁的功能和文化,也学习上海地铁的安全知识。”据透露,由于博物馆毗邻的万象城工地仍在施工,因此目前采用的是试运营模式,周边配套、开馆时间等难免有不足之处,也请市民谅解。(新民网记者 李欣)
相关信息:
28日为13时至16时30分开放。此后的周二至周五,每天9点30分至16点30分开放。周二为散客接待日,不接待团体;周三至周五为团体接待日,15人以上成团。周一闭馆,双休日及节假日暂不开放。
散客和团体均需通过电话或邮件提前预约。(预约:周一~周五9:30-16:30,26030100*504559 / 504557或发邮件至shmetromuseum@126.com 进行预约)
票价
试运营期间,周二散客免费,团体票15元/人,学生团体票10元/人(凭本人学生证)。70岁以上老人、1.3米以下儿童免费。
交通
地铁10号线紫藤路站1号口出;公交776、87路吴中路虹井路站下,往西走约50米;753、867路紫藤路吴中 路站下往南走约50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