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生物博物馆——- 让你不同方式看世界

      世界首家互动式微生物博物馆日前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开门迎客,让参观者得以和这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微小个体来一次亲密接触。馆长海格•巴利安甚至如此描述它的奇妙:“来一趟微生物博物馆吧,它将从此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实验室风格”

 

      故事得从12年前说起。那时,还不存在的微生物博物馆隔壁是阿尔蒂斯动物园,园长巴利安有天突发奇想,萌生为微生物打造一个“迷你”公园的想法。

 

      “传统意义上的动物园都只展出体型较大的动物,但它们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巴利安说,“我想(为公众)展示‘微自然’。”

 

      这个梦想在耕耘12年后实现。这座耗资1000万欧元、取名“Micropia”的博物馆日前正式开馆。进入馆内,一排排显微镜与巨大的电视屏幕相连,令参观者如同置身实验室。透过玻璃,参观者得以目睹不同微生物在培养皿和试管中繁殖的过程。

 

      博物馆还有一套特制装置,能够显示出生活在人体睫毛里的微生物。另外,参观者还可以在3D显微镜下“见证”微生物繁殖,看到正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模型。

 

      接受微生物扫描仪扫描,参观者体内的微生物数量和位置便一览无余。胆子更大的参观者还可以体验一把“接吻计”,测测情侣接吻时会相互传递多少微生物。

 

      巴利安说,每个成年人体内携带大量微生物,重量可达1.5公斤。“例如,你知道自己嘴里生活着700种微生物吗?脚后跟还有80种真菌呢!”

 

      为微生物“正名”

 

      谈及打造这座博物馆的初衷,巴利安说,几个世纪以来,微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一直被低估,自己想为这些微小的个体“正名”。

 

      他告诉记者,微生物总是以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形式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它们对人类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将在未来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微生物无处不在。因此,各个领域都需要微生物学家,譬如医院、食品生产、石油工业和制药业,”巴利安说,“另外,它们已经在生物燃料生产、抗生素研发和农作物增产等领域发挥作用。”

 

      巴利安希望这座博物馆能激发人们对微生物科学的兴趣,让大家体验到它的奇妙和重要,“我们想展示给参观者自然界中的一切如何相连,而微生物又是如何在这种连接中发挥它根本性的作用。”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