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博物院“90岁”拟联合“庆生”办多展

      2015年将迎来两岸博物院“90岁”生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3日在台北透露,为“庆生”,该院拟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办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相关展览,两院“第五届两岸故宫学术研讨会”也将如期召开。

 

      郎世宁于1715年来华传教,被康熙皇帝召入宫中,宫廷画家生涯长达50多年。2015年为“郎世宁来华三百年”,两岸馆院恰逢其时,均有所藏,特展入题。

 

      此外,为策划明年于台北举办的贵州少数民族展,台北故宫博物院、贵州民族博物馆正做洽谈研讨,展陈细节有待落实。

 

      冯明珠介绍,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文物菁华辗转多迁,曾落脚于贵州安顺,其后,台北故宫博物院学者前往开展少数民族调查,明年展览正基于此。

 

      由于文物“南迁”,两岸博物院之间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明年,这或许会成为“相别”文物“再重逢”的历史机缘。

 

      两岸馆院交流愈加频繁,从2009年两岸故宫博物院实现60年来首次院长互访,“重头”活动不间断:2010年,两岸故宫学者重走“南迁”路,雍正大展联办;2011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合壁;201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陕西8个博物馆合展西周文物;2013年,两岸故宫联办乾隆特展等。小规格活动则不胜枚举。

 

      关于两岸馆院步步印记,冯明珠每年撰写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话”时,倾注诸多纸墨篇幅。“馆院合作越来越多,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她说。

 

      当天,正值大陆黄金周假期,博物院中观者如潮。冯明珠介绍,多日来,馆方日接待人数超1.7万人次,接近饱和。

 

      据工作人员统计,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年迎来海内外游客超450万人次,大陆游客逾四成,预计今年观者或超550万人次,破历史记录。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