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公开招建民办博物馆推动文化事业新发展

为有效挖掘、保护、展示塘河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丰厚的人文资源,进一步营造“生态塘河、文化塘河、景观塘河”,温州市瓯海区计划在温瑞塘河瓯海境内建设7个专题民办博物馆,并于日前面向社会公开招建,引发热潮。可以预见,今后两年,瓯海区博物馆事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为有效挖掘、保护、展示塘河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丰厚的人文资源,进一步营造“生态塘河、文化塘河、景观塘河”,温州市瓯海区计划在温瑞塘河瓯海境内建设7个专题民办博物馆,并于日前面向社会公开招建,引发热潮。可以预见,今后两年,瓯海区博物馆事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届时,这批博物馆群连同塘河沿岸的骑楼、埠头、古桥梁实现相生相融,成为集中反映塘河资源特色的展示窗口、传承塘河历史文化的教育中心。

      一、明确细则,扶持民办博物馆落实处

      根据市、区有关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部署要求及《美丽浙南水乡总体规划纲要》,瓯海区结合实际,出台了《温瑞塘河(瓯海大道-南白象段)沿河民办博物馆建设方案》,对民办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金、税收、开放、绩效、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作出明确规定,如:政府向民办博物馆提供免费建设用地,运行经营使用年限为30年,到期后,在不改变博物馆功能的情况下,经政府评估可以有条件的继续提供使用;对个人和民营企业出资新建馆舍的民办博物馆,由市财政按陈列展览面积一次性给予500元/平方米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拟建的民办博物馆建筑面积1000-1500平方米,其中用于展示面积须占建筑总面积的65%及以上,用于管理配套用房面积不得高于35%;要求每年向公众免费开放日须在300天以上,开展文化普及等非营利性活动等等。

      同时,瓯海区政府有关部门还将根据博物馆举办者的要求,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争取支持,对馆舍设施建设和相关硬件配套设备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低息贷款。《方案》的相关细则,让原来停留在精神层面的扶持政策,实实在在地向服务层面迈出了一大步,是政府职能从“办文化”到“管文化”的重要转变。

      二、公开招建,引导民间力量齐参与

      《方案》中拟建的7个博物馆,分别落实在位于温瑞塘河(瓯海大道-南白象段)的E-02号、E-03号、 G-01号、F05号地块,并计划分三期于2016年底前全部建成并开放。

      而面向社会公开招建民办博物馆的做法在我市尚属首次,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引进民资、惠及全民”的原则,利用市场办法鼓励和引导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建设。招建公告通过《温州日报》、《温州商报》、瓯海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向全社会公布后,受到市民热议。截止9月16日报名结束,有意向申报建设民办博物馆的社会个人或团体已有十余家,且多为拥有一定收藏家底的民间收藏家,藏品涉及书画、瓷器、钱币、服装等多个领域。

      三、择优试点,确保政策落地显实效

      针对已报名的组织或个人,瓯海区文化部门下一步将逐一开展实地调研走访、藏品鉴定、专家论证等,计划先从中筛选2家兼备建馆实力和办馆能力、公益性强、社会效益好、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特点的组织或个人,率先在E-02号、E-03号地块建设试点。并严格要求在试点中切实把好民办博物馆“准入”、“审核”和“退出”这三道关。如《方案》已明确规定退出机制,若建成的民办博物馆无法运行开放的、不符合博物馆免费开放相关规定的,或连续两年年检结论均不合格的,区政府将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其投入进行市场评估并予以收回。严格把关,将防止一切利用创办民办博物馆钻政策空子,套用政策进行非法经营,批准后有名无实不能开放的情况发生。

      近年来,瓯海区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文化建设正朝着体制机制创新、事业产业共荣、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城市乡村联动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国家级文保单位四连碓在泽雅山坳中演绎造纸神话;一年后,位于中心区的区博物馆将实现免费对外开放;两年后,7个集聚塘河流域独特地域文化与丰厚人文资源的民办博物馆群将赫然立于塘河两畔,一张以重点文保单位为基础、区级博物馆(纪念馆)为骨干、民办博物馆(纪念馆)为补充的文物展示网正在瓯海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