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转变办展方式:让博物馆与观众更亲近

      9月13日一大早,家住山东省济南市领秀城社区的王女士就带着女儿到山东博物馆参观。这是她们今年第5次走进山东博物馆。“这几次来,博物馆的展览都很不错。”王女士说。

 

      在博物馆馆藏文物利用不够、一些大馆的展出率普遍偏低的情况下,今年以来,山东博物馆通过借展、联展、巡展等方式,相继推出了“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启航——海上丝绸之路特展”等展览,盘活了馆藏文物资源,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展。

 

      加强合作,盘活馆藏文物

 

      “玉润东方——大汶口—龙山•良渚玉器文化展”由山东博物馆与浙江良渚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山东省内17家文物收藏单位共同筹办,共展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珍品300余件。而8月28日开幕的“启航——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则荟萃了来自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8个沿海省区市50余家博物馆的300余组(件)海上丝绸之路珍贵遗存,其中很多展品是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山东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郭思克看来,每个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数量、类型等都是有限的,单凭自身的馆藏资源很难办好展览。“比如‘玉润东方’这个展览,山东出土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的玉器比较少,而浙江、上海却出土了大量同时期的良渚文化的文物。将二者联袂展出,一南一北两种文明遥相呼应,既丰富了展览内容,又能给人以思考。”郭思克表示,“这种借展、联展、巡展的思路,能有效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形成馆藏文物资源共享,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优势互补,满足群众参展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12月28日开展并持续半年的“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共吸引国内外近50万人次观展。而这个展览,是山东博物馆首次与民办博物馆合作举办的。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