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古海塘遗址上将建博物馆 两年后揭开神秘面纱

      40多公里长的钱塘江古海塘屡遭破环


      如何让我们身边的珍贵文化遗产不再湮没


      钱塘江古海塘遗址上将建博物馆


      两年后揭开神秘面纱

 

      上周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让许多人一饱眼福,但在古时候,气势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却让两岸的老百姓吃足了苦头。但是,就算大潮再怎么肆无忌惮,聪明的杭州百姓也有办法对付它——修筑海塘。

古代钱塘江海塘工程规模宏伟、构筑精巧,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如何保护好钱塘江古海塘遗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9月15日,在杭州市政协有关会议上,杭州市园文局透露,2012年,江干区在九堡文体中心前期建设过程中发现了明清海塘遗址,将在原址保护的基础上,筹建明清钱塘江海塘遗址博物馆,计划于2016年底开馆迎客。


      40多公里长的钱塘江古海塘


      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遭到破环

 

      据前期调查显示,目前,钱塘江两岸海塘总长306公里,现存海塘中石塘占二分之一以上,剩下的为土塘,其石塘长度和规格之多均为我国海塘中之最。

 

      在两岸海塘中,以钱塘江口北岸一带海塘工程最为险要,为历朝历代修治重点,是保护杭嘉湖平原安全的重要屏障。目前,在杭州段仍完整保留着40多公里长的吴越海塘和明清海塘遗址。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提出,钱塘江古海塘遗址位于杭州主城区范围内地面以下,分布范围广、路线长,与城乡发展关系相当密切。

 

      如明清钱塘江海塘和吴越海塘,贯穿西湖、上城、江干等主城区,北海塘和西江塘贯穿萧山区多个乡镇、街道,且埋藏不深,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海塘遗址的情况时有发生。

 

      但是,由于目前文物前置行政审批在程序、覆盖面和机制上还存在缺陷,对相当部分建设项目未能实施有效监管,造成一些在建设过程中发现或者破坏海塘的情况屡有出现,生产建设对文物保护造成的环境压力仍然很大。

 

      规划控制涉及古海塘的建筑


      申请将古海塘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2006年和2007年,杭州市组织人员对海塘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系统调查,已基本了解海塘的范围和走向。钱塘江海塘(余杭段)、吴越钱氏海塘、明清钱塘江海塘、北海塘、西江塘已先后被公布为文保单位(点)。

 

      古海塘虽被列为杭州市文保点,但大多自生自灭。古海塘是线性文化遗产,有必要提升文物保护级别,尽量保持古海塘的完整性。

 

      对涉及古海塘的建筑要有规划控制,对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海塘地段应竖立保护石碑。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建议,联合嘉兴、绍兴、宁波等地申请将钱塘江古海塘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条件成熟可以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古海塘可挖掘的遗址还有很多


      再不抢救就有可能很快消失

 

      省钱塘江管理局认为,钱塘江古海塘可挖掘的遗址还有很多,比如建设钱氏海塘遗迹博物(展示)馆等等。

 

      钱氏海塘的兴筑对杭州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可参考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形式,开挖一部分钱氏海塘遗迹建立博物馆对公众进行展示。

 

      同时提议建设古海塘文化公园。塘湾村因位于北海塘南转弯处而得名,这一段海塘中的兽头构建在钱塘江海塘中是绝无仅有的。历史上,塘湾村位于钱塘江险工段,故建造海塘时嵌入石兽头的构建可能是出于镇潮护塘的目的。

 

      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在海塘边建房,石兽、文字碑被填埋、毁坏,原有的近十处石兽头已经仅剩两处,再不抢救就将消失。

 

      目前,该村面临拆迁,如能结合规划古海塘公园,可使这些珍贵的遗迹得以保护,同时也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此外,龙山闸、浙江闸虽已湮没在历史中,但作为钱塘江与运河沟通的最早工程,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在原址设立遗址标识,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措施。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