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巫山博物馆看东汉陶俑如何制作“巫山烤鱼”
2014-08-29 10:38:34 来源:重庆日报 已浏览次

巫山博物馆馆藏东汉庖厨俑
巫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物数量居库区之首。长江和大宁河的纵横交错,孕育了巫山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色彩鲜明的地域文化,这里不仅是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的发源地,还是巴文化、楚文化和巫文化的交汇点。204万年前的“巫山人”的发现,动摇了人类演化理论;5000多年前的大溪文化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2年12月1日,巫山博物馆在巫峡江畔落成并对外开放。巫山博物馆场馆总占地83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00平方米,系统展示了以龙骨坡文化、大溪文化、巫文化为代表的巫山地域文化,是典藏人类文明的殿堂,也是文化巫山的重要标志,成为三峡库区独具特色的新人文景点。
巫山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0000余件,珍贵文物1000余件,上起204万年前的旧石器,下至明清时期的各类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其中的“镇馆之宝”,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在这些“镇馆之宝”中,出土于巫山麦沱墓地的东汉庖厨俑最有意思。据巫山博物馆解说员李丽娟介绍,东汉庖厨俑形象逼真、富于活力,体现了汉代工匠在表现人物的神情、服饰及姿态等方面娴熟的雕塑技巧,是汉代巴蜀地区陶俑制品的杰出代表。更有意思的是,人俑双手握鱼伏案操作的形象,被解读为正在制作“巫山烤鱼”。
而出土于巫山双堰塘遗址的西周骨雕神鸟像,雕刻精美,纹饰清晰,形象生动传神,具有典型的西周风格。
出土于巫山土城坡南麓东井坎的东汉绿釉双耳陶釜,采用双色釉烧制,颜色丰富而有层次。因长期掩埋于地下,一部分釉的表面变成了银色,成为此釜的一个独特之处,而器物造型规整、厚重、精美程度是长江三峡地区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巫山博物馆中,还藏有战国时期的蒲纹玉璧。李丽娟介绍,蒲纹是从古人“席地而坐”的蒲席而来,体现了战国将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艺术风格,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此外,出土于巫山磷肥厂的东汉四灵西王母鎏金柿蒂形饰牌,虽然是棺材饰品,但形制多样、画面内容丰富,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巫文化密切相关,画面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西王母、祥云瑞兽、天门、天梯等构图,表面以鎏金、错银工艺錾刻为载体,使画面既清晰分明,又富丽堂皇。
参观攻略>>>
地址:巫山县城平湖西路369号
路线:经沪蓉高速到达巫山后即到
开馆时间:除每周二例行闭馆整备外,其余时间皆对外开放。每天的开放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16时30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