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珍奇海贝亮相宁波博物馆

      活化石鹦鹉螺、需要放大镜观看的绿豆螺、长近一米的大管螺、稀有的陷塔宝螺……宁波博物馆即将于8日开展的“小贝壳 大世界——中外珍奇海贝展”,将展出中外珍奇海贝200余种400余件,其中100多件是这两年新近征集的,属于首次展出。这是宁波博物馆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而推出的一个重要展览,展期至10月10日。

 

      记者8月6日先去探班,来宁波博物馆搞海贝展的常州博物馆自然部主任万永红介绍,“这是常州博物馆展出藏品最多的一次。以前我们去外地搞海贝展,一般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这次宁波博物馆提供了800平方米的展厅,大量珍稀的海贝得以与观众见面”。她在现场向记者介绍了著名的“活化石”鹦鹉螺、红翁戎螺、世界稀有贝类黄金宝螺、左旋香螺、西印度圣螺,以及一大批长鼻螺、蛇管螺、丁蛎、锯齿牡蛎等外形别致、名称有趣的海贝。

 

      “陷塔宝螺是从宁波藏家手中好不容易得来的,非常稀有。”万永红说,藏品基本是在国内沿海城市征集的,“但这些海贝来自世界各地”。

 

      “孩子们参观展览还能激发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如鹦鹉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展厅里摆放的被截剖的鹦鹉螺,像是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百褶裙,一个个隔间由小到大顺势旋开,它决定了鹦鹉螺的沉浮,这正是开启潜艇构想的钥匙。1954年,美国研制出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取名就叫‘鹦鹉螺’号。”万永红说。

 

      万永红还介绍了宝螺和贝币的关系,“黄宝螺个小,形状大致为椭圆形,壳底常有三条灰蓝色带横贯,活的时候头部两侧有触角,像一个繁体‘贝’字。黄宝螺在殷商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初使用的货币———贝币,所以我国与‘钱’有关的文字大多采用‘贝’字旁。”

 

      据悉,为了让观众更好的欣赏这些宝贝,宁波博物馆对展览做了创新,展品摆放注重视觉效果又兼顾海贝各科属间的亲缘关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展板则全面且详细地科普海洋及海贝的相关知识,还将结合本次展览在每周六下午推出“夏威夷风铃”、“海风花盆”、“彩绘海螺”等一系列青少年体验活动。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