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博物馆第五届志愿者暑期夏令营圆满落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期三天的第五届志愿者暑期夏令营在萧山博物馆圆满落幕。21位来自各所高中、大学的莘莘学子为了追寻同一个梦想而相聚于此,他们在这里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智慧。

 

      萧山博物馆精心策划了此次夏令营活动,从“活”字上做文章,着力体现互动性、趣味性和丰富性。志愿者营员们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不仅对萧山历史的脉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把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这种思想观念深入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使他们更加坚定了宣传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信念。

 

      本届夏令营活动主要围绕文博考古这个主题展开。馆内文博学堂开设了《所谓考古》讲座;营员们也从志愿者黄瑞明老师的《从朱氏一门多杰看萧山先贤的高风亮节》了解到了新塘街道朱凤标一门几代德高功丰、高风亮节的感人故事。卓伟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历史知识。

 

      考古发掘的故事一直为我们许多学生朋友津津乐道。本届夏令营活动中萧山博物馆馆长亲自为同学们讲述考古的故事,受到了广大志愿者营员的热烈欢迎。施馆长曾经参加了跨湖桥遗址、长山土墩墓、柴岭山商周土墩墓等多次考古发掘,他结合自身丰富的野外考古经验把萧山历年来的考古成果一一作了盘点,让同学美美享受一番文化大餐。

 

      志愿者夏令营第三天上午举行的一场文博知识竞赛把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所有营员被分成三个团队,队员之间互帮互助,并肩作战的优良作风在这次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比赛结束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纷纷讨论着比赛中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回味着这次竞赛游戏所带给他们的乐趣。

 

      讲解培训作为实践环节一直贯穿于整个活动。经过讲解员老师们全方位的示范、精心的辅导,营员们在最后的考核环节上一个个脱颖而出,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呈现在大家面前。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都留下了各自的活动体会,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使他们增长了文物知识,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收获了友谊,更重要的是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实现了自身的一种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既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又能用所学的本领回报社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