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频现出水瓷:一男子欲建博物馆展藏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岛频现出水瓷 一男子欲建博物馆展示藏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岛频现出水瓷 一男子欲建博物馆展示藏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岛频现出水瓷 一男子欲建博物馆展示藏品

 

       早在2007年,载着一大批珍贵瓷器的“南海一号”浮出水面后,开启了隐藏宝库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色质如玉的宋瓷、陶炼精细的元青花,到丰满浑厚的清陶瓷,近年来,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航道,青岛海域不乏出现珍贵的“出水瓷”。在众多海捞瓷器爱好者中,渔民薛忠诚用15年时间搜集了2000多件瓷器,近期他想建起博物馆对外展示瓷中的珍宝,逐渐揭开海上丝路在青岛海域遗留下来的冰山一角。

 

      发现渔民下海捞出海底瓷器

 

      2005年,黄岛一名潜水员在捞海参时,打捞出了一只青花瓷盘。经过鉴定后发现,这只青花瓷盘产自宋代。一位薛家岛渔民介绍,这名潜水员有二十多年潜水经验,在薛家岛距离岸边约200米处下水捞海参,当他潜至约15米深处时,在一条海沟附近的礁石区,发现了这只反扣在礁石上的瓷盘,长满了类似珊瑚的海底生物,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潜水员很快把盘子打捞出水,擦拭干净后发现是个青花瓷盘,直径约17厘米、高约5厘米,其盘边缘略有破损呈不规则状。瓷盘色泽暗淡呈青灰色,釉面有类似裂纹的纹路,盘面两侧绘有对称的青色花纹,中间部位有一个简易花卉。经鉴定,这个瓷盘属于宋代制品。

 

      据原文物局局长魏书训介绍,青岛海域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古航道,在船舶向海外输送丝绸、瓷器等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了沉船,这些都将成为海底遗物,能够保留至今的主要是埋在淤泥下的瓷器。从今年来海捞瓷器中看,最常见的有元代的元青花和明清瓷器,偶尔会出现唐代的瓷器,这些保存完好的瓷器也被称作“出水瓷”,身价很高。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