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博物馆巡捕房山寨铜牌已摘 解说牌又被纠错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再次来到宁波博物馆,发现原先巡捕房建筑上挂着的“山寨“铜牌,已经被摘下了。
      
      博物馆馆长纪云飞告诉记者,他们请馆内专家和宁波市级专家进行了确认,发现铜牌确实存在问题,所以拿掉了。
      
      博物馆方面解释说,之前由于宁波博物馆的官微正在进行升级提升,所以没有及时回复“宁波老瓜”发来的消息。
      
      但爱较真的网友,又在宁波博物馆找到了新问题。昨天,记者向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转述了这些问题。
      
      网友“陶文仓”说,宁波博物馆一楼有一架木质大屏风,上面雕刻的是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其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驰”写成了“驱”,“蜡”写了“腊”。一句话当中,出现了两个错别字。
      
      宁波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这不是博物馆的藏品,而是今年6月6日开办的“盛世天工——中国百名国家级大师作品展” 中的一件展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会长陆光正雕刻,作品名为《锦绣中华》。展览已于6月28号结束,但木雕的体积过于巨大,所以至今还没撤展。
      
      “作为一块整体性的巨型木雕作品,艺术家灵感涌现雕刻时,即便出现了错别字也不可能回头去涂改,如果去涂改就会破坏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很多着名艺术家的作品中也都有错别字的出现。”
      
      网友“独立调查员”则提出,在博物馆二楼主题陈列“东方神舟”系列展览的“东南都会”展厅中,有一块“一城三治的官署系统”解说牌,其中出现了“宁绍府署原址”一词。这位网友说,他只见到过 “宁绍道署”和“宁绍台道署”的称呼,从未在文献资料中见过“宁绍府署”的称呼。
      
      对此,宁波博物馆一位莫姓专家表示,网友的质疑确实有道理:“按照清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最大的应该是宁绍道,其次是宁波府或绍兴府,最小的是鄞县。一般不可能出现‘宁绍府署’。”他认为,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宁波府署”,而后缀“署”表示官衙行署的意思。
      
      “不过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后面会请教市里的有关专家以及市文保所,小心求证,最后确认的话一定会整改。”这位专家说,博物馆将于7月2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届时会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答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