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谈公众对故宫文物四大误解
文物藏品都是清朝的?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逛故宫为什么看不到很多文物?故宫为何没有“镇馆之宝”?……30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首次解答这些公众疑问。他认为,造成误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今后将在文物普查清理、保障文物安全、科学策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故宫,大幅提升展示文物数量和展览水平,让深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让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文物保护事业。
误解一:故宫文物基本为清朝文物
单霁翔:这是概念上的误解,紫禁城虽是明清两朝的宫殿,但是其文物藏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论时代,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论范围,囊括了古代中国各地域文明精华,包容了汉族和古代许多少数民族艺术精粹;论类别,包含了中国古代艺术品所有门类;论国别,包含了科技仪器、西洋钟表等外国文物。
截至2010年底,故宫博物院共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铜器、金银器、漆器、珐琅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织绣、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仪器、珍宝、宗教文物、武备仪仗、帝后玺册、铭刻、外国文物、其他文物、古籍文献、古建藏品共25大类,文物藏品不仅数量大,品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误解二: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
单霁翔:1933年,第一批南迁的2118箱文物大部分确系精品,为古物馆藏各类瓷铜玉器,图书馆藏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文渊阁、皇极殿、乾清宫所存《古今图书集成》以及文献馆档案、册宝、舆图、图像、乐器、服饰等。但是随后因时间紧迫,箱数又多,事实上未能做到择精品文物装箱。还有受包装及运输条件的限制,大件的物品都未运走。
档案记载,迁运至台湾的故宫文物共计2972箱,占故宫南迁文物总箱数13491箱的22%。
误解三:逛故宫看不到文物
单霁翔:目前紫禁城开放面积为52%,主要包括前三殿、后三宫、文华殿、武英殿、养心殿、东西六宫以及御花园等,构成了以中轴线为主的紫禁城宫殿建筑参观路线,沿线上设置了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太极殿、长春宫、翊坤宫、储秀宫等原状陈列,共计展出清宫陈设及文物4306件。但是受限于参观条件,前三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所陈列的各类家具陈设和文物,观众仅能从远处观望,无法近距离端详,因此给人造成到故宫主要是看古建筑的印象。
还有一个原因是,紫禁城内设有钟表馆等常设专馆9处和清代官窑瓷器展等专题展览10个。这些专馆及专展较为分散,相隔甚远。参观中轴线建筑需占据大部分时间,多数观众仅能选择一二处专馆参观浏览,无法仔细观摩,致使留下展陈文物数量较少的印象。未来,我们将不断开辟新展厅,大幅增加展示文物数量。在故宫南部区域,形成以午门及东西雁翅楼、武英殿、文华殿为主体的“金三角”博物馆展览群。2015年,还将开放西部区域的慈宁宫、寿康宫等宫殿,从而使紫禁城开放区域从目前的52%增至65%。
误解四:故宫缺乏“镇馆之宝”
单霁翔:故宫文物藏品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并且形成了结构严谨的文物体系,以供欣赏和研究,使得单件藏品不可孤立而存。因此故宫从不突出某一两件文物。对故宫来说,密不可分的文物藏品体系和紫禁城古建筑群体,都是无价珍宝。如果观众过多关注“明星文物”“镇馆之宝”,对其他非“明星文物”熟视无睹、忽略不计,就不能全面、系统、真实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性,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