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首家民办博物馆:许给像章更好的未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尽管已经“转正”,但毛泽东像章博物馆什么时候能够自给自足依然是未知数。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就在一个月前,威海首家民办博物馆获批,成为全国仅有的500家民办博物馆之一。获批的是位于临港区的毛泽东像章纪念馆,投资人是man山镇一家本土房产企业负责人于国杰。

 

      既然目前全国只有500多家官方认可的民办博物馆,想必审批过程极为苛刻。那于国杰为什么要申报博物馆,中间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有了民办博物馆的“名分”,像章纪念馆馆是否一定“前程似锦”?

 

      想给像章更好的未来

 

      之所以申报博物馆,缘起于收藏者于国杰对像章的痴迷。因为喜欢,所以他希望可以给自己收藏30多年的像章们一个“名分”,将它们“光明正大”地展示给大家。

 

      于国杰是山一家房产企业的老总,从1978年起开始收藏像章,到2007年藏品已达150多万枚,总重120吨。

 

      “像章里有一个时代的记忆,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它。”出于这样的想法,2007年,于国杰就腾出了公司一幢五层的办公楼,想把像章挂出来小范围展示。

 

      但数以百万计的像章,要分门别类展示出来是一项庞杂的工程。

 

      不懂技术,于国杰就从全国寻高人帮忙整理。最终,经过几个月的寻找,由北京、烟台等地博物馆系统技术人员组成的27人专家小组成立了。技术人员决定从载体、造型、保护三个方面入手整理像章。载体上,选用黑布为底的镜框;造型上讲究变化力求给人艺术美感;文物保护上注意全封闭、通风去湿。

 

      11个月之后,像章全部入框,于国杰为此付出了340万元。

 

      即使如此,他依然不满意。“我要在有生之年将这些像章像模像样展示出来,给像章一个‘名分’。”有了这样的信念,他将像章们安放在办公楼展示的同时,又在临港区管委旁边择地开建新馆。

 

      为了新馆,他一下就投入了1.4个亿。在于国杰看来,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因为“如果可以在全国‘挂上名’,对像章馆的知名度和后续的像章保护工作肯定有帮助。”

 

      转正之路过“五关”

 

      2012年,新馆落成,像章们有了更宽敞的新家。

 

      给像章的新家取名时,于国杰犹豫了。因为懂行的人都知道,其实“博物馆”三个字不是想叫就能叫的。

 

      于是,于国杰一方面在当地民政部门报备,以“纪念馆”命名新馆,另一方面也多方走访,寻求可以申报“博物馆”的途径。为此,他还聘请专业公司帮忙。

 

      很快有了回复,申报博物馆起码需要五个方面的硬杠杠——

 

      场馆设施要健全;展馆及文物陈设主题明确、清晰、内容丰富,人、像、声要有机结合;配备专业研究中心;配备文物保护中心;展馆安全班子要健全;讲解服务要清晰简练等。

 

      因为有了“像模像样建个博物馆”的初衷,客观说,像章纪念馆原有的硬件条件基础比较好。知晓了更全面细致的要求后,于国杰从企业里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纪念馆人才团队,对照“五条硬杠杠”逐一完善。

 

      对以企业财力托底的纪念馆来说,凡是需要钱完善的环节,问题都不大。只是在人才等软性条件方面,于国杰颇费周章。

 

      研究中心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于国杰从北京等地请来专业博物人才常年坐馆;需要专业讲解员等,于国杰就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讲解员队伍迅速组建成功。

 

      3月28日下午,以省文物局为首的专家组来威审核于国杰的申请。

 

      最终,专家组认为,像章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规模宏大,设施完美,对于弘扬毛泽东思想、保护红色文物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具备博物馆设立条件,一致同意注册验收。

 

      自给自足成最大难题

 

      于国杰拿到博物馆“营业执照”的欢呼雀跃很快就被现实的冷水浇醒。

 

      总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像章馆,总投资1.4亿元,如今每天还需要10多人的专业维护,加上日常损耗,像章馆的日常维护费用非常高。

 

      虽然有企业财力支撑,但为了博物馆的长久发展,开门卖票是博物馆盈利的最直接手段之一。经物价部门审核,像章博物馆将门票定为每张60元。

 

      门票定价几何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游客的认同度。

 

      像章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意识到,对当地人来说,从目前来看,坐车到临港区花60元买门票只为参观像章博物馆的人毕竟有限。出路在外地游客。于是,像章博物馆主动出击,和威海当地多家旅行社合作,争取进入了威海旅游推介线路。

 

      “来这里参观的确实多半是旅行社组织的。”像章博物馆馆长徐海波坦言,“但即便如此,感觉人还是有点少。”

 

      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力,像章博物馆推出“免费送票”活动。今年三八节,全市送出免费票5万张,引来2万的免费游览人次;五一前后全市送票10万张……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