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米菲兔博物馆:不用保持安静 设贩卖部
“带孩子去博物馆是最直观的学习和感受新鲜的知识。虽然旅行本身是一种能力的增长,但博物馆的知识相对更集中,也会让孩子觉得更有趣。大部分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主题,扣住主题的发散性思维对孩子非常重要。”世界邦旅行达人萌耳妹妹说。在国外,很多博物馆不是冷冰冰的,而是设计了很多环节让小孩子也能融入其中,并提供专业的儿童服务,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
如果走进一家博物馆,带着孩子沉浸其中,还需要家长或是其他组织者事先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孩子带着一定的“任务”参观。
如果走进一家博物馆,带着孩子沉浸其中,还需要家长或是其他组织者事先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孩子带着一定的“任务”参观。
加拿大国际教育交流集团中国区经理毛晓英就说,国外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并不比国内博物馆好,无论是展品数量、展陈手段还是多媒体技术,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比较,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国外博物馆真正吸引人的,是博物馆数量、种类、服务等方面的因素。最被小朋友和父母称道的,是国外博物馆的秩序和服务,如无处不在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workshop、可以触摸的展品模型,还有可爱的赠品小礼物。
提前申请,专门服务
毛晓英经常带学生到加拿大的一些博物馆参观。毛晓英会事先在博物馆官网上浏览一下,是否有更新的展览信息,并向博物馆进行提前申请,告知博物馆参观时间、孩子数量、年龄等,并申请专门的导览人员,最好能说中文。有一次,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皇家博物馆收到申请,为其定制专门的教育之旅参观路线,安排会中文的工作人员陪伴。针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馆方在展示动物标本的时候,专门安排了workshop,让孩子在专门区域讨论这次参观的收获。
这样的提前申请、专门服务通常向那些人数在十几二十人以上的学生团体开放,对于那些寒暑假带领学生短期修学游的老师们应该有一定的帮助。
准备好问题表
在国外博物馆,常能看到一些当地的中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孩子们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是老师设计好的各种问题,有些是选择题,有些是开放性问题,完成参观之后,学生们需要按照question list作答,也可以展开小组讨论。事实上,孩子在博物馆能学到什么,关键看带领者怎么教授。
在这里,家长的提前工作一定要准备好,除了门票交通等必要信息,更重要的是了解即将参观的博物馆里都有哪些特点,哪些吸引孩子的内容,或是哪些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在课本里学习过、即将接触的内容。然后,将这些“点”转化成为一份question list,让孩子带着任务参观博物馆,这会大大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
积极投入互动项目
荷兰音乐盒博物馆的讲解员会一手拿歌单一手摇风琴,邀请大家和她一起唱,在那里游客还可以亲自体会下手摇式风琴的奇妙;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的恐龙馆,不仅仅是观看恐龙化石,工作人员还会把恐龙模型放到沙子里,让孩子们自己挖出来并且给他们奖励;丹麦打火匣童话体验馆与安徒生博物馆比邻而建,该馆不只是为孩童而设,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均可化身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或是娓娓诉说故事,或是参演舞台剧,或是拿起画笔绘制,或是弹奏相关曲谱,以此体验或再现一段属于自己的独家童话幻境。
这些美妙的体验,千万不要因为性格羞涩或是语言问题而放弃。提到自己参观过的国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那些跟孩子互动的工作人员,毛晓英总会有“nice”、“sweet”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印象里,这些可爱的人们总是在热情地鼓励小朋友多多参与互动,哪怕是语言不通的小朋友,他们也会用大幅度甚至夸张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对你的欢迎和鼓励。
■ 博物馆对比
背教科书腔调,大人都觉得无趣
●Sophie Huang,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
我的儿子今年11岁,在北京我们一起参观过天文馆、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国外去过英国和德国的一些博物馆。
如果说国外博物馆比国内的博物馆好在哪里,那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展览的互动性方面。国外的博物馆里,为孩子准备的可以盖印章的通关护照、孩子专门的体验区都很普遍,工作人员就像他们的大朋友一样,带着孩子玩,讲解内容很生动,充满感情。孩子们在那里为自己的通关护照寻找印章,试穿中世纪铠甲,很开心。
再看国内的博物馆,最缺乏的大概也是在这些方面,我去过的北京博物馆,除了天文馆有很多孩子玩的地方,其他几家博物馆里,也许有孩子的体验区(后来知道首都博物馆有),但是根本看不到那里有什么吸引我们过去的设置。
自然博物馆本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那里的观众确实也非常多。我带孩子去是因为学校老师让我们去观看那里的人体发育展览,要配合课堂教学,可是孩子对那个完全不感兴趣。
其实这个展览可以做得很好玩。但是在博物馆里,所有的讲解、图片、模型,都是冷冰冰的,全都是晦涩的专有名词,好像在背教科书似的,连大人都觉得无聊,孩子就没兴趣看下去了。
在博物馆里,我也很少看到有哪个工作人员能够主动地跟观众打招呼,他们从着装到表情,都感觉是在为成年人服务的,很模式化。
责任编辑:Angela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