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爆棚后的冷思考: 人满为患仅在免费这一天
据《劳动报》报道,5月22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空前爆棚后的第4天,位于安亭博园路上的上海汽车博物馆内冷气宜人,记者在总展览面积逾1万平方米的场馆中,孤独地欣赏着各式经典古董车。约一个半小时时间段内,进场参观的观众仅寥寥数人。眼前的安静令人难以想象,在几天前的国际博物馆日中,这个博物馆创下了全市博物馆的观众入场量之最———20408人次。国际博物馆日,全市122家博物馆免费开放,而在平常日,参观汽车博物馆需入场付费60元。
在与记者谈起博物馆日的“超高人气”时,一位工作人员淡淡地回应道:“这对我们来说不见得是件好事情。”
博物馆日人流超平日50倍 工作人员嗓子喊哑
5月18日,全城122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其中如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等因门票价格较高,免费开放当日,引来大量市民的参与。
这天一早,还未到开馆时间,汽车博物馆入口处就蜿蜿蜒蜒的排了近千人的观众队伍。到开馆时,排队人数已达到2千人以上。该馆的工作人员朱女士向记者介绍,博物馆日之前,馆方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年媒体对我们几家平日门票较高的博物馆的免费活动宣传比较多,加上一个多月前我们2楼的珍藏馆刚刚开放,所以也预测到了当天观众量可能会创纪录。不过,我们预估的人数是5000多人,但真实的情况远远超出了预料。”
汽车博物馆因地处偏远,且全价60元的门票稍高,日常的参观人数平均约在500人以内,博物馆日接待20408人次的“盛况”,在该馆成立7年以来还从未有过。18日当天,全馆上下总计不足100人的工作人员加上两三名志愿者全体出动,组成了“史上最强”的接待阵容。刚开馆时秩序井然,此后不到2个小时,门口排队处开始出现插队、拥挤引发的小冲突,由于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场馆内最多只容纳2千多人,于是有等不及排队的观众,见出口处无人便一拥而入。为此,该馆周边的安保人员、警察等不得不紧急赶来协助疏导。场馆内,洗手间的水龙头,因达到日常的最大限量而出现断水状况。几十名工作人员来回走动喊话:“不要摸、不要拥挤、不要站上台阶”,但还是有大量随意触摸展品、甚至打开车门坐进去“体验一把”的现象发生。
“那天我们所有人的嗓子都哑了,扩音器都不起作用,有位同事还被人流推到了。”该馆前台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转述当天情形时,流露出一些无奈。“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参观体验,我们的警示标志都做的很小,但有些观众便因此觉得可以摸一摸、坐一坐,给我们的管理造成很大难度。”朱女士向记者介绍道。
“大考”后闭馆休整 专职保洁员通宵作业
因观众量大增而遭遇接待力考验的,并非汽车博物馆一家。据相关数据,5月18日当天,新建成的崧泽遗址博物馆开馆仅一小时,就有2300人涌入,全天参观人数达到8950人;中国航海博物馆全天超过16000人;上海电影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当天参观量达5527人,是平时的11倍。
上海电影博物馆当天是半价开放,即便如此,也创下了开馆以来人流量最高的纪录。该馆工作人员张小姐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大客流,该馆同样是全体总动员,并加映了2场《大闹天宫》。不过,还是发生了一些小状况,比如一处以《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为原型的一款互动游戏,有投影仪将动画投射到地上,观众可以在上面“踩泡泡”,但若同时站上5个人以上,仪器由于无法识别便会导致死机。
于是,该馆当天还遭到不少观众“投诉”:游戏是坏的。
翌日,汽车博物馆和电影博物馆均例行闭馆休整一天。由于古董车的维护、保养工艺复杂,汽车博物馆仅有的2名专职保洁人员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只能完成3、4辆车的清洁工作,于是在博物馆日结束后,他们不得不通宵作业,此外还有不少地方的围栏遭到踩踏而变形。而电影博物馆馆内,由于设有大量触摸屏等电子仪器设备,在经过大量、不间断的操作后,也难免出现一些故障,需要在闭馆日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维护。
在采访中,两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均向记者表示,这次的博物馆日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考验”,给博物馆今后的提升接待力、做足应急预案等方便提供了最好的现实版案例。
“一天热度”非目的 博物馆文化在哪里
一年365天,除了博物馆日热热闹闹外,其他364天,多数情况下冷冷清清。收费行业博物馆的现状引发更多网友理性思考,文化体验、文化惠民如何才能真正落在实处。
博物馆日当天,就有网友“吐槽”,称“在人潮拥挤的博物馆中无法得到理想的文化体验。”
观众小辰告诉记者,自己是个铁杆的老爷车迷,虽然之前已经去过2次汽车博物馆,但在看到博物馆日该馆免费开放的消息后,还是忍不住大老远从浦东赶到嘉定来“扎闹猛”。“我上午11时过后到现场,看到几十米长的队就震惊了,但这么远跑过来如果没看到,太不甘心。最后排了1个多小时的队才进去,结果里面也是人山人海,有观众不参观就坐在地上休息,有的人摸着车自拍,甚至还有人在博物馆里吃自己带的快餐。”在小辰看来,造成这种冷热不均现象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现在大多数博物馆都免费了,观众便理所当然的认为花钱进汽车博物馆“不合算”,所以平日里没人会去那里参观。
那么,为什么这些博物馆不能实现平日的免费参观呢,曾经有不少观众向馆方询问过这个问题,或反映“票价太高”。对此,汽车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很矛盾:一方面,目前上海的几家行业博物馆基本都是收费参观,以汽车博物馆为例,我们每年的运营成本都在千万以上,主要依靠基金会的投入和政府部门对文化项目的财政支持,门票部分的收入完全不足以维持博物馆运营的,所以即便是收费也仍是公益性质。另一方面,为了让观众能近距离观赏,得到更好的参观体验,我们的藏品都是开放式展览,周围均未设置任何实质性障碍,如果免费开放,势必会因为参观人数过多,而不利于藏品保护。”
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一天的热度并非博物馆日的意义所在,从博物馆方面来说,进行文化推广的“功课”更应该日常化,同时也必须提升自身的接待和应变能力;从观众的方面来说,在有效的组织、疏导下进行文明参观并不难实现,但要培养良好的参观习惯,还需要更多努力。
一位博物馆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文化惠民、免费开放,确实在向市民普及先进文化方面迈出了有益的一步。但应看到,当前我们在构建博物馆文化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观众的饥渴,体现在免费开放时的爆棚,但若持续施行免费开放后,饱餐后聚集的人群最终会散去。“博物馆业应该把目光放远,完善自己的博物馆文化建设,让饱餐的客人真心愿意再次光临,愿意坐下来完成某种文化交流。我们要相信,抱怨观众素质不佳的时代,终将会过去。”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