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博物馆:为辛亥文物找个“家”

  辛亥革命距今一个世纪,许多文博单位对其文物进行过多次征集,留存在辛亥志士后裔手中的文物已不多。此外,部分文物被藏家收购,甚至进入拍卖市场,也让文物收集困难加大。近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通过媒体报道、网上征集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激发了不少辛亥志士后裔以及民间收藏家的捐赠热情。

  馆长姚明修说:“我们对辛亥志士的崇敬之情,打动了熊秉坤之子熊辉、张难先孙女张铭歌等辛亥后裔。他们和越来越多的收藏家不仅踊跃捐赠珍贵文物,还积极提供线索,我馆也成为辛亥文物一个温暖的‘家’。”

  广东藏家呼吁辛亥文物回到“原点”

  辛亥革命博物馆2011年10月8日开馆,其征集的文物、资料中,约1/4来自捐赠。

  “第一批社会捐赠,是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主席陈少湘带的头”,姚明修介绍。

  2012年春,陈少湘经辛亥志士同盟会会员向岩之孙、武汉大学教授向虎雏“搭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让他感动的是,武汉市政府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愿意用这么大一块地兴建辛亥革命博物馆,让后人缅怀先烈。

  得知该馆一直在征集文物,他留意在心。他向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呼吁:把辛亥实物捐给武昌首义之地,才能让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姚明修说:“陈少湘认为,辛亥实物应该回到它的‘原点’。”

  在陈少湘的倡议下,13位藏家积极响应,捐赠了68件(套)辛亥实物。2013年10月,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又联合10个省市的收藏家协会,向该馆捐赠188件(套)。

  “去年这批实物中有一件孙科书录孙中山名言轴,是收藏家向勇强从拍卖会上拍到的。他在拍卖会上讲,这件藏品不是为自己拍的,而是想拍下之后捐给辛亥革命博物馆,结果其他收藏家都没有举牌。他以4万元拍得这件藏品,并无偿捐给我们。”姚明修说。

  接市民报料“捡回”一级文物

  广东收藏家的捐赠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武汉一收藏家受其感染,捐出了自己的70余件藏品。另一徽章收藏家无偿捐出的一批藏品中,湖北谘议局议员证章被定为二级文物。

  市民也纷纷为该馆提供线索。

  副馆长曹波介绍,2012年10月,第一次捐赠仪式经媒体报道后,该馆工作人员就接到一位市民报料,称汉阳七里庙一处拆迁地有一块清代的石碑,希望专家去现场鉴定。

  “我当即和两名同事到现场察看,发现在一堆拆迁垃圾中有一块晚清石碑露出地面,经有关部门同意,我们把它带回馆里。这块石碑已被定为一级文物,有助于专家研究辛亥革命前期的历史背景。”曹波说。

  辛亥后裔:家藏不如馆藏

  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之子熊辉,也和辛亥革命博物馆有着不解之缘。2012年8月,已85岁高龄的熊辉得知该馆在征集文物,主动找到曹波,说他已经联络好辛亥志士江炳灵的儿子江续光,希望他支持辛亥革命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

  曹波记得,去江续光家的那天,武汉的气温高达39摄氏度,她和另一位专家搀扶着熊辉老人从武昌赶到汉口,“熊老对江续光说,‘家藏不如馆藏,以后想看可以去博物馆’。江续光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与父亲有关的文物、资料,全部交给了博物馆”。

  去年夏天,熊辉老人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根据他的遗愿,儿子也在清理家中的藏品,并打算在博物馆的协助下,出一本熊秉坤文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