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6年仍毛坯折射“任期效应”

      关注

 

      湖北洪湖有一座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的建筑,是由国家文物局和洪湖市政府共同出资千万余元建设的洪湖新博物馆。该馆动工兴建6年至今还是毛坯房的原因,是当地原计划后续投资由旧馆出让后筹得,但旧馆迟迟未能变现,导致布展资金一时没有着落。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价上涨,布展缺口已过千万。(5月18日中国广播网)

 

      洪湖市有关部门居然在旧博物馆没有被卖出,在资金没有完全保障的情况下,就动工建新博物馆导致资金链断裂,贻笑天下。更令人不解的是,建新博物馆是洪湖市2008年政府要办的十大实事之一,把这种实事办成了“半拉子工程”,不知当地政府是如何向老百姓交代的?当初的承诺是如何践诺的?盲目决策造成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为什么主要决策者能够“拍屁股走人”?如此追问,容易让人想到法国皇帝路易十五奉行的人生哲理:“在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可悲的何止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博物馆6年还是毛坯房,这怎么能造福一方?既然不能造福一方,理应有人对盲目决策负责,而今没有人负责,这不能说与现行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没有关系。试想,地方官员是否有政绩,如果不是由上级领导说了算,而是由当地老百姓说了算,或许这类领导干部不会盲目地追求短期政绩,随意上项目,导致“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劳民伤财,贻害无穷。地方官员在任期内片面追求短期政绩已经成了一种官场常态。江西景德镇投资3亿多元计划5年建成的城市防洪大堤,10年之后资金花去七成,工程量却未完成一半;海口市一栋设计标准为五星级、高23层的海景酒店于2003年开工建设到2011年都没完工。这些巨额投资换来的是亏损的无底洞。

 

      究其根源,关键是“官员周期效应”在作怪。时下,县市级官员的任职一般是三年左右为一周期,而地方经济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三年时间太短,难以彰显大型工程的政绩效应。而官员为了出政绩好升迁,习惯于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政绩,制造能吸引人的“眼球经济”,以博得上级领导喜悦。其背后暴露出了官员不良的政治动机,折射出现行官员政绩考核体制的弊端。只有改革现行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增添老百姓考核元素,才有可能杜绝“半拉子工程”,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兑现。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