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畅想2034年的博物馆

      2034年的博物馆会是怎样的?近日,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召开的“博物馆未来之畅想”(The Future of Museums conference)主题会议上,与会的博物馆志愿者、管理者等专业人士提出了这个令人遐想的话题。

 

      主题会议为期一天,由英国博物馆界资深人士Rachel Souhami和Steve Cross组织策划。会议旨在听取专业人员在未来运营博物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规范,拟定成文件——《博物馆未来之蓝图》(Future of Museums Manifesto)。

 

      英国博协2013年的报告《工作创造奇迹》曾指出,领导与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此次《博物馆未来之蓝图》则意在降低组织管理自上而下的严肃性,从而营造一种更加积极活跃的工作氛围。会议具体提出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加强团结协作。曾经,不管是地区博物馆、国家博物馆,还是国际博物馆都与同行携手合作,互惠共赢。但如今,他们一味竞争而不寻求彼此的联系,最终只会渔翁得利。若能建立一种高度明确平等的伙伴关系,真正协同共进,那么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实现自身的目标。

 

      博物馆的合作包括联合开拓网络市场、共享全国的巡展和借展资源、在国家博物馆中展出地区博物馆的藏品,于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网络体系,以便提供专业咨询,接受专业建议等。

 

      二、调整招聘中的“精英论”。如今在招聘博物馆工作人员时,有硕士学位的硬性规定。会议认为,若把重点放在人员的培训实践而不是学历上,博物馆的前景会更好。

 

      三、加强巩固专业技能。要在全行业持续构建一个受众更广泛、费用更合理的培训网络,这将是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渠道。

 

      会议还呼吁人们在寻求博物馆相关的工作时,要建立一个实际的期望值,不要过分憧憬。

 

      最后,会议强调,博物馆行业要更加明确自己的两个中心,即服务游客和自我学习。所有工作人员都要认识到博物馆一切工作的核心就是让游客拥有非常愉快的参与式体验,并以此为使命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