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博物馆不应是公园
故宫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国的,还是世界的;故宫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未来的。参观故宫不是逛公园、玩景点,而是历史追寻、文化熏陶、文明洗礼、精神享受。
近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各界咨询会、听证会,就公众关注的门票管理广泛征求意见。笔者也看到一种议论,主张“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从故宫“破题”,让故宫成为“全国第一个具有示范性的、实质上的国家公园”(2014年3月31日《中国旅游报》)。为此,笔者也想说几句。
故宫的当务之急
不是建“国家公园”
笔者认为,故宫的当务之急不是建“国家公园”,而是参观游览高峰时段如何应对超载的客流,以保障文物安全、参观安全并提升参观品质。
从2002年到2012年,故宫参观者从714万增加到1530万,远超过卢浮宫(972万)、纽约大都会美术馆(612万)、大英博物馆(558万)、台北故宫博物院(436万),年均增加80万人次。去年10月2日,故宫接待参观者高达18.2万,创历史纪录。
根据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旅游景区舒适度指数,故宫日合理容量为3万人次、最高限额为8万人次,瞬时游人量在1.5万以下为5(舒适),1.5~2万为4(较舒适),2万~2.5万为3(一般),2.5~6万为2(较拥挤),6万人次以上为1(拥挤)。照此分析,2012年故宫日均参观4.2万人次,以人均参观4个小时、日周转率两次测算,2.1万人次基本上处在“舒适”、“较舒适”状态。故宫控制参观量的重点是在6个法定节假日及暑假期间,每天客流集中的时段在11:00至15:00之间。
为此,笔者完全赞同故宫管理方已经采取、并建议进一步采取下列措施:发行年票,淡季设“免费日”,网上购票,团队预约;腾退被占用的殿堂,迁出办公与研究机构,开放新的参观场所,新建文物陈列馆,扩大参观面积;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和珍宝馆等核心场馆,实行分批限量入场;节假日延长开馆时间,提高日均周转率;实行下午3点后门票半价,动员北京居民避开旺季高峰时段参观,让位于外来游人;加快馆区数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即时播报院内参观流量等。
即便如此,在节假日故宫仍会出现参观高峰超出最高接待量的情况。笔者历来主张,按照在文化遗产面前人人平等和代际平等的原则,一旦达到最大流量果断停止入院参观,是唯一可行、也是必行之举。提高门票价格、戴“国家公园”等的帽子都无济于事。
把故宫变成“国家公园”
值得商榷
把故宫变成“国家公园”也值得商榷。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从“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层面提出的。已将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列入禁止开发区。显然,此处的“国家公园体制”主要是从国土资源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建立主体功能区角度提出的。
我国的国家公园如若破题的话,笔者认为珠峰自然保护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香格里拉、喀纳斯湖、那拉提草原、大兴安岭、长白山、神农架、秦岭等生态保护地区也许是适宜的选项,而不是位于首都城区的故宫博物院。
“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是美国的首创,美国联邦政府内政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全国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建设和利用。公园的保护与管理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承担,同时通过门票收入、住宿餐饮与纪念品的特许经营权收费与影视拍摄费及社会资助等多方筹集辅助经费。这种国家公园体制无疑有借鉴之处。
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包括国家公园、国家纪念地、历史公园等自然及文化遗产,但人们通常指黄石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优山美地公园、夏威夷火山公园等国家公园,而不是指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纽约女神像等历史遗址,虽然它们从属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
就故宫而言,现在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把故宫当作一般性的观光游览场所或旅游景点。1922年民国政府决定把“紫金城”定为文物陈列所,1925年10月命名为“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n),自此以后它一直是集明清历史、建筑、园林、艺术于一体的文化文物博物院,列为首批国家级文保单位,承担着文物保护、历史研究、文化教育和国际文化交流等使命,历来由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管辖。
“博物馆”是一个舶来词,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词,源自希腊文Mouseion,意即缪斯美神之殿, 词义为供奉希腊神话中司掌诗歌、舞蹈、音乐、美术、科学等活动的九个女神meusin的殿堂。把故宫定名为“博物院”,而且是国宝级、世界级的博物院是名至实归。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它符合《世界遗产名录》中两项标准:“()能成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阶段”,认定它是“明清皇朝时期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国的,还是世界的;故宫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未来的。参观故宫不是逛公园、玩景点,而是历史追寻、文化熏陶、文明洗礼、精神享受。故宫即将迎来建成600年的历史纪念日,“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不仅是故宫人的理想,也是中国人的理想和全球人的期待。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