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让博物馆离百姓更近些
“唐山皮影真有趣,用一个小道具就能讲故事、唱大戏!”河北省唐山博物馆工作人员近日带着馆藏皮影走进唐山市凤凰小学,为学生们带去一堂别开生面的皮影课。唐山博物馆工作人员李佳潞告诉记者,通过开展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把博物馆内的藏品带进学校,让文物“活”起来,受到学生们的青睐。
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使博物馆离群众更近些,让更多的群众喜欢博物馆,是河北省各级博物馆着眼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探索方向。河北省博物馆依托宽阔场地和丰富馆藏,先后举办了书画作品展、“小小美术家快乐临壁画”等多项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一位带孩子到河北省博物馆临摹壁画的家长说:“举办这样的活动十分有意义,既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充实了生活,又提高了绘画水平,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既要请群众进来,又要把品牌打出去。今年春节期间,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与西藏博物馆共同在拉萨举办了武强年画专题展,此次展览是河北武强年画首次走进西藏。展览汇聚了武强年画博物馆收藏的武强木版年画精品和珍品100余件,包括门神门画、仙佛神祖、吉祥喜庆、农事民俗、故事戏曲、游艺娱乐6个类型,集中展现了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据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王玉鹏介绍,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是搭建一个让藏族群众了解、观赏、体验武强年画艺术的平台,为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3月10日,河北省廊坊博物馆与云南省红河州博物馆通力合作,推出“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展”。展览现场,大量关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图片资料和精美的哈尼族服饰,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哈尼族别样的民族风情,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常年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拓展服务阵地的一项具体举措。近年来,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先后走进河北师范大学等40余所大学、石家庄第二中学等60余所中小学,受众达60多万人次。据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吴宁介绍,通过积极与教育部门协商沟通,他们已在省内多所学校建立了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其中,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自发组建了中华风民俗文化社,借以发动同学加入到传承民俗文化的队伍中来。石家庄市位同小学将剪纸纳入该校课程,每班每周都有一堂专业的剪纸课。石家庄市裕华区42所中小学校成为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该区中小学成为常态。
开展馆际交流也是河北省各级博物馆丰富展览内容、拓宽服务范围的一种方式。去年5月,廊坊博物馆与唐山博物馆合作在廊坊市举办了两馆首次馆际交流展——唐山皮影艺术展。同年7月,唐山博物馆从邯郸市博物馆引进的“邯郸当代陶瓷艺术展”,在当地展出后引起强烈反响。此外,邯郸市博物馆等一些市级博物馆还利用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等形式,将印有馆藏文物的宣传展板、宣传手册和图书送到学校、农村和社区,让群众不出远门就可了解文物、观看展览、学到知识。
记者从河北省文化厅了解到,河北省各级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在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还将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农村、社区、军营、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博物馆阵地作用,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博物馆真正与百姓“零距离”接触。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