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梦堂,做博物馆并非易事

      在一个顶级奢侈品牌圣路易的水晶纸镇展上,我们见到了皮耶·杜梦堂(Pierre M.DUMONTEIL)先生。他是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一位艺术品商人,也是收藏家。

 

      艺术品没有身价

 

      杜梦堂先生在多地开办画廊,他并非只青睐大众熟知的名作,更多的是以自己独有的眼光去发掘有潜力的作品以及艺术家。

 

      说他是艺术家(艺术品)的伯乐并不为过。这不,他头一天刚刚在香港买下一名日本女艺术家的画作,那位艺术家并不为太多人知道,“因为它感动了我。”他这么描述他的新藏品。

 

      所谓艺术品,就是指那些能带给你一些东西的东西。在不懂的人看来,艺术品毫无价值可言,但是对懂得欣赏的人来说,它可能是无价之宝。

 

      个人开办博物馆最怕目的不纯本身拥有丰富藏品的杜梦堂先生首先说他近几年都不会考虑个人开办博物馆。他笑说如果要开,首先得跟一双儿女商量了才行。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并不认同个人开博物馆,因为就我看到的中国开博物馆的企业家来说,他们中很多都目的不纯。”

 

      除了博出名、拿政府资助之外,他认为真正懂得博物馆或者展览的中国企业家并不多,“相比西方国家,目前中国的社会风气不太适合做纯学术的事。”他这样总结。

 

      博物馆首先需要很多资源的积累,还有就是一颗沉静的甘于奉献的心,不是有些收藏就可以拿出来做展览的。虽然有着众多的策展经验,他也认为他不会贸然做这样的事。

 

      请先积累

 

      目前杜梦堂在上海的思南公馆有个固定的画廊,出售和代售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当天,圣路易水晶纸镇就是选址在他的画廊做一个小型的展览。“对一个品牌来说,积累积淀很重要。”他很配合地首先提及展览的品牌和产品,“这些纸镇做工精美考究,品牌首先很好,有足够的知名度,让人信服,并且这个展览是有普及教育意义的,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博物馆很难盈利,所以很难持续。企业家要做,是否能先考虑到这些?”至于藏品的积累,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中国的企业家大多是富起来的第一代,他们很可能还没有时间对他们所喜爱的藏品有大量以及全面的研究了解,无法服务于大众,“不做广泛的积累,如何展出?”杜梦堂的意思清晰明了。

 

      “做博物馆也并非有了藏品就可以,”他进一步解释,对于文化事业来说,懂得和喜欢远远不够,还需要传播,怎样让不熟悉的人看了喜欢、熟悉的人看了赞叹,“这里头全是学问。”最后,这位资深策展人还卖起了关子。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