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博物馆里有乾坤

      忽然某一天我们发现,身边很多原本做企业的人,现在都开始搞起了文化,而且搞得很大,创办起了博物馆。

 

      1997 年,国家文物局出台《民办博物馆暂行条例》,对民办博物馆的管理和扶持 进行了相应规范。到2005 年12 月22 日, 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博物馆管理办 法》,对我国目前博物馆事业管理进行基本 的规范。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要个人申请创 办博物馆在国内目前还是很不容易,首先你很难拿得到“准入”,也就是审批程序的 问题。上海企业家吕焕皋先生已经创办了十 几个博物馆了,但是他说他的博物馆还在努 力“正名”。从1998 年开始,他就四处奔走, 最后只能折衷,把博物馆挂在公司名下。“想 以个人名义开办博物馆,非常难。”他总结说。

 

      存在的意义

 

      存在即合理。国家博物馆更多的是关注历 史、文物,很少有比较鲜明的特色藏品,而民间却隐藏着众多拥有各色爱好的藏家。一旦他们富裕起来,有了一定的财务自由之后,精神上的要求也随之生发,另外国家 对博物馆事业亦有一定扶持,而做博物馆 本身,又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所以,众多企业家博物馆由此诞生。

 

      不得不承认,一些企业家创办的博物馆的确有效填补了国家博物馆的不足,无论从关注点还是藏品的收集补充方面,都更全面。最主要的,如果创办人本身有十 分的热情,那么博物馆也会沾染了他的情绪,变得温情脉脉,不像国家博物馆那样,始终让人觉得拒人于千里之外。

 

      世界经理人网站最近就中国企业家创办的博物馆展开了一个小调查,果然,对这个议题感兴趣的网友寥寥,有人表示企业家创办的博物馆太偏门,藏品不够丰富,所以很难让人产生兴趣;也有人是纯粹对创办人本身感兴趣而前往。

 

      本期我们采访的位于深圳的高尔夫私 人博物馆就是一家专门展示高尔夫文化的企业家博物馆。高尔夫在中国已经发展多 年,但高尔夫文化在中国仍停留在肤浅层次,把高尔夫的文化精髓引入是侯志宇创办这所博物馆的初衷。的确,如果不是由 企业家个人创办,国家短期应该不会建设一个专门与高尔夫相关的博物馆。这,也许就是众多企业家博物馆存在的意义。

 

      业界亟待规范

 

      参观过欧美、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多个企业家博物馆,总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长见识之外,还会由衷地赞叹“有意义”,而中国的企业家博物馆何如?

 

      即便正式创立博物馆并不容易,好面子的企业家们仍然热衷于是。很多人以违 规或者擦边球的方式,大鸣大放地把所谓 的私人珍藏张罗起来,做起了博物馆。这 里面有做出了一些名气或规模的四川建川博物馆、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当然我们 采访到的上海地质科普馆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中国目前对私人博物馆的规范不 够完善,难免有不规范的行为出现。新闻 上不时有爆出某些博物馆的馆藏以次充好,鱼龙混杂,甚至赝品层出。而创办人及管理人的外行也造成他们悉心收集来的藏品不够精良。

 

      而另外,博物馆开设之后,日常的维护和经营也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和精力,持续性发展经营又成为一大难题。曾经红极一时的西安金泉钱币博物馆在辉煌了7年之后,这个中国第一家加入世界博物馆协会的民营博物馆,终于因为古币收购和兴建博物馆方面的耗资巨大,资金链断裂而关门歇业。

 

      企业家开办博物馆,孰是孰非,也许还得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来验证。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