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博物馆讲解接待科:享受和博物馆慢慢变老过程
三峡博物馆接待中心讲解科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三峡博物馆飒爽英姿的讲解员们。 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当三峡博物馆14位讲解员统一着制服,齐刷刷地站到你面前时,你肯定会感觉眼前一亮。自三峡博物馆开馆8年来,这群80后、90后的讲解员完成各类重要接待300余次,接待了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等,宣传了三峡和重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今年,三峡博物馆接待中心讲解科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
连站四五小时是常事
虽然这个团队的姑娘们很年轻,但文化素养却很高。三峡博物馆讲解团队现在有讲解员14名,全是女性,最大的出生于1981年,最小的1992年,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三峡博物馆接待中心副主任、第一批招进博物馆当讲解员的李诗佳,毕业于西南财大,她表示,“博物馆是个有磁场的地方。”她来这里后很快就爱上了这里,并成为接待中心管理人员。
“最苦的是博物馆刚开馆的时候,游客络绎不绝,每天站着连续讲4、5个小时是常事。”李诗佳回忆说。
讲解稿贴满房间
三峡博物馆1、2楼常常会有更换的临时展厅,这便要求讲解员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讲解稿。三峡博物馆接待中心讲解员、也是第一批进来的邓君说,讲解不是单纯性地背书,不仅要自己写讲解稿,写好后还要给相关专家审阅,修改三四次后才好是很平常的事情。
因为表现出色,三峡博物馆讲解员团队还三次受邀参加全国性的大型展览,担任讲解工作。
吴蝉和白玉莹仍然清晰地记得,2009年,她们去北京承担《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讲解任务时的情景。和她们一同参加讲解任务的,还有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博物馆的精英讲解员。
吴蝉说,讲解稿前前后后修改了10个版本。怕自己跟不上,她就把讲解稿复印成缩小版,贴满了自己能看到的地方。
“但讲解员不是万事通。如果遇到严谨的科学问题,不懂就是不懂,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吴蝉对此深有体会。
休息时带孩子逛博物馆
“我很喜欢在博物馆工作,很享受和博物馆慢慢变老的过程。”同样是第一批进入博物馆工作的李敏话音一落,就惹来满屋子的笑声。“刚进来时24岁,现在32岁,真的是慢慢变老啊。”
第一批进来的80后姑娘们,大部分都当妈妈了。提到家人,姑娘们又流露出女人特有的柔情,邓君出生于1981年,几年前就当妈妈了。在邓君看来,博物馆是一本能走进去的百科全书,对孩子的教育很好。“所以平时休息我最喜欢带孩子逛三峡博物馆,等他长大点,我想培养他成为三峡博物馆里的小讲解员呢。”邓君笑着说。

责任编辑:Angela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