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博物馆失窃看“三防”发展建设

      第1页:看国外博物馆安保建设

 

      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座谈会上谈及“平安故宫”话题,他表示在增强监控手段的基础上对安全有了更强的“信心”。关于故宫安防,让我们想起了2011年5月8日,一个身高不足1.6米的山东农民,“临时起意”就盗走了戒备森严的过去皇宫、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临时展馆内的9件宝物。这把故宫博物院推向了风口浪尖。同样对于故宫安防,2013年单霁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目前已经安装完成了75%的监控工作量,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部完成安装,防火系统在明年完成安装,我们自认为届时故宫的安防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安防系统”。

 

      故宫安防系统是否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安防系统我们暂且不做评论,时间是最好的佐证。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2004年连续两次发生中国文物失窃案件;从2010年,毕加索的《鸽子与豌豆》、马蒂斯的《田园曲》等五幅艺术家真迹在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失窃;到2011年故宫博物馆的失窃,2013年7月爱森纳赫市一座博物馆价值6万欧元马丁路德手迹被盗…….我们从国内外博物馆艺术品失窃现象看到人防、技防、物防三防建设在博物馆中的地位变得格外重要。

 

      他山之石 看国外博物馆安保建设

 

      艺术品被盗早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据全球博物馆行业2010年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自1976年以来,英国共有53709件艺术品被盗,是全世界艺术品失窃最多的国家;美国位居第二,登记在案的失窃艺术品有21079件;法国、意大利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令人遗憾的是,这其中只有约5%的失窃艺术品被追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为“脆弱”的艺术品加一层防护罩呢?虽然国外大多数国家同样面临着博物馆安保系统薄弱的现状,但也不乏安保建设先进的典范。

 

      日本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开放的时候,每个展厅都会配备至少一名工作人员,作为防范的一个环节,这些工作人员主要的任务是应对会场内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他们都接受过应急培训,包括火灾、地震应对,作品被盗应对,以及发现可疑人员时的应对等等。此外,每个大型博物馆都安装了24小时监控录像和夜间机械警备系统。

 

      除了防盗,日本博物馆还特别重视防震、防灾措施,特别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很多贵重的美术品、工艺品受损,有的博物馆在地震时虽然建筑物未受损伤,但是仓库中的有些收藏品由于发生倾倒而被损坏。这使日本的博物馆纷纷加强博物馆防震、防灾对策。

 

      日本博物馆的防震对策主要有建筑免震、地板免震和免震展柜。一些有历史的博物馆在新建的时候不是免震建筑,阪神大地震以后进行了改建,比如奈良国立博物馆,为了吸取阪神大地震的教训,对建筑的耐震性进行了重新的评估,使建筑结构能够抗七级以上地震,展厅中也实行了免震对策,使用免震展柜陈列贵重的展品。

 

      故宫博物馆四防技术相结合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故宫的安全防卫工作几经演变,如今形成了人防、技防、物防和犬防的四道防线。

 

      故宫的安保纵深体系,已被区分成防护区、监控区和禁区。而博物馆内还有技防、人防、物防和犬防四道防线。据悉,在“技防”方面,故宫在一级风险地点装有最先进的设备和至少三种复核手段;在“人防”方面,靠的是人海战术,故宫保卫处被称为“京城第一保卫处”,人数超过240人,下设警卫队、技术科、防火科等8个科室;在“物防”方面,故宫安装了大量的铁栅栏、铁窗、防爆玻璃和铁柜,并不时进行加封加固或更新;在犬防方面,故宫的犬队担负着闭馆清查、施工工地夜间蹲守和突发事件追踪等任务。

 

      第2页:故宫博物馆新安防系统亮点

 

      故宫博物馆新的安防系统还呈现出以下亮点:

 

      1、报警设备更加灵敏

 

      故宫保卫处处长李小城说,新系统建立后,万余个安防报警设备安装在故宫的开放区和非开放区,一些过去相对忽视的盲点,此次也进行了加强。“就算是一只鹰飞过,也能监控到。”

报警点有多种类型,开馆时报警设备会对观众走动区域实施“撤防”;闭馆后这些设备会重新开启,实施全方位监控。当然,在一些敏感区域和重点监控地区,即便是正常开放时间如果触碰了不应触碰的地点,报警装置也将报警。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