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国:建议设戏曲博物馆保护“海派文化”

据《东方早报》报道

早报记者:如何理解上海精神?

秦建国:我觉得16字“上海精神”把上海这座城市的特征概括得非常形象,上海一直以来都是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现在也成为了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城市。上海与外国接轨的速度非常快,这就是海纳百川。

上海人是非常规矩的,上海的文明程度也较高,人们有自己的处事准则。虽然上海人很精明,但不耍小聪明,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这座城市有好强、自信的特点,但是一点也不小气。别的城市有做得比上海好的地方,上海人就会虚心接受,然后踏踏实实地努力,做到比别的城市更好。这种态度就是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早报记者:今年您有关于上海精神方面的提案吗?

秦建国:我有一个提案,就和它有关。我建议建立一个上海戏曲博物馆。过去,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戏曲都在上海这块沃土上播种发芽,这段历史很好地证实了上海精神。规划建造“上海戏曲博物馆”就是为了保护现存“海派文化”,集中展示“海派文化”的底蕴内涵,让年轻的一代知道“海派文化”的精髓,也从中感受到上海的城市精神。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