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法律历史,可去西政法文化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的法文化起源于哪个时期,最早的法典是哪一部,古代的刑法有哪些?如果你想了解法律的历史就到市科普基地西南政法大学法文化博物馆来看一看吧。1210日,记者从法文化博物馆了解到,该馆免费向市民开放,还有西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作为志愿者提供讲解。

来到位于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的法文化博物馆,只见5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许多青铜器仿制品,多友鼎、史墙盘、大盂鼎、永盂、散氏盘等。这些青铜器都是中国古代法典的记载物。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培田介绍,中国古代实施的是宗法等级制度,在西周是青铜法文化,到了秦汉则是简牍法文化,后来有了印刷术,法典、法律就记载在纸上了,我国最早的法典就是《周礼》。

除此之外,展厅还通过场景雕塑、大理石雕、浮雕、图片喷塑以及实物展柜等形式,陈列包括中外法律文化演进的法律文化科学知识体系。

据了解,该博物馆是全国首个法文化博物馆,也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法文化教学科研基地基础成果。201110月初步建成,截至目前共计向10万以上人次宣传法律科学知识。

博物馆对市民免费开放。张培田说,目前博物馆在不断完善中,完善后将一周定期开放两次,同时还接受市民预约参观,同时将有20多名法学院研究生作为志愿者,为市民进行讲解,让市民能全面的了解法文化的历史。

我们的法律科普活动并没有局限在博物馆内,重点其实放在了基层。张培田介绍,他们开展了法律科学服务基地活动,从2006年开始他们分批派遣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农村,为农民群众免费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服务。今年他们的重点是宣传禁暴防拐基层群众自治

张培田说,基层群众如何自治,在农村就是村民如何开会,让参会者充分发表意见。目前他们正在丰都双龙镇进行试点。明年他们要带动周围的院校设立更多的法律科学服务基地,将在永川三教镇、合川草街街道设立,对当地的居民和农民进行服务,开展科普、法律援助和调研工作。预计到2015年前,会提出一个针对重庆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法治的调研报告。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