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涪陵榨菜创始人 将建世界唯一榨菜博物馆


涪陵榨菜,现在是世界飘香。但有谁知道,涪陵榨菜的创始人是谁?涪陵榨菜的起源地在哪里?百年前的涪陵榨菜,一坛卖多少钱?本期寻访重庆城市文脉,我们聚焦涪陵的邱家大院,为大家揭开这层层谜团。
谜团
1
榨菜创始人是谁?
他叫邱寿安,让涪陵榨菜闻名世界
站在涪陵红光桥附近往下望去,一片拆迁后的空地上,孤零零地矗立着一个已显破败的老院子。路上的行人在雨中匆匆而过,极少有人会抬头看看那几幢小楼。
指着外墙上高挂的保护牌,涪陵区博物馆馆长黄海说,这里就是涪陵榨菜的诞生地,涪陵区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邱家院子。
走进这座百年前的老院子,昔日辉煌早已无影无踪,破败的墙体,老朽的木楼梯,布满灰尘的窗框,邱家大院并没有想象中的特别和精致。黄海说,这个看上去普通的邱家大院,在百年前可是名动全国。
那么邱家大院的主人是谁?他与涪陵榨菜有何关系?
黄海说,早在70多年前的民国年间,就已有专家开始探访并记录涪陵榨菜的发明者及其辉煌的历史。
原来,在1939年(民国28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学教授李家文等亲自到涪调查后形成《榨菜调查报告》,报告称:“调查费时两月有余……并访晤榨菜发明人。”1963年秋,四川省文史资料编委派员到涪陵进行两月之久的采访、座谈核实后,才确定了榨菜创始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在当时的调查报告中,关于榨菜缘起的内容综述如下: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
邱寿安不仅发明了涪陵榨菜,同时,他也用自己精明的生意头脑,让涪陵榨菜最终闻名世界。

谜团
2
为什么叫榨菜?
因为要用压豆腐的木箱榨除盐水
涪陵榨菜是如何发明的呢?
黄海说,根据史料记载,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的邱寿安,兼营多种腌菜业务。
1898年,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邱家试着仿以大头菜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制成腌菜,其味甚之。随后,邱家的人们顺便捎带两坛到宜昌供邱寿安尝鲜,邱寿安又用它待客,亲友及同行一致称此菜奇特,鲜美可口,为其它腌菜所不及。
邱寿安顿生谋利之念,马上投放市场,销售甚好。
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商人,邱寿安想到这个新产品今后肯定会有大市场,经营起来必有大利可图。于是当年赶回涪陵老家,精心策划,投资建厂,安排家人大量制作。
当时,他拜邓炳成为“掌脉师”(掌舵之意),研究改革加工工艺,用风晾脱水、初腌后,用压豆腐的木箱榨除盐水,并将此方法制成的腌菜制品取名为“榨菜”。为此,“榨菜”之名由此而生,运用至今。
“榨菜”出炉后,邱寿安立即运到宜昌80坛试销,并以“涪陵榨菜”这奇特之名广告于市,未及半月即销售一空。
当时的涪陵榨菜,卖多少钱?黄海说,每坛榨菜重25公斤,售价大洋32元。
谜团
3
配方怎么保密?
多家买原料,制作不许外人参观
邱寿安见邱家榨菜试销成功得此厚利,又令家中扩大生产,增加产量,每年榨菜遂达八百坛之多。
为了长期获利,邱寿安令其家人密守加工方法,不许传给外人。
怎么保密?
根据史料记载,邱寿安要求家人要到几家药店购买原料秘密配制香料,以防秘方泄露。又如风晾脱水,便在自家院内栽桩扯索,制作过程更是闭门加工,不许外人参观,如此达十六年之久。
1899年榨菜小批量在宜昌试销,当时由于产品新奇,每坛榨菜可盈利25元以上,销售数量日渐增多,始终供不应求。经过多年经营,榨菜销售在宜昌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这就是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
邱寿安之弟邱汉章在上海开设行庄,1912年,他回家一看榨菜有利可图,便想扩大市场,立即运80坛榨菜到上海试销,当时上海市民不知榨菜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是什么,味道如何,并无人购买。邱汉章即设法宣传,到处张贴广告,并登报广告宣传;同时又将榨菜切成丝、片装成小包,附上使用说明,派人在戏院、浴室、码头等公共场所销售。
有好奇的当地市民买回尝试,发现味道可口,经扩大宣传后,陆续有人来购买,一月时间便销售一空。
当时上海居民买回去的吃法是,炒菜或炖汤,添入少许榨菜,味极鲜美,所以深受欢迎。有的竟以榨菜作为茶会款待上宾之用,或作为赠送友人的礼品。
1913年邱汉章又运了六百坛榨菜到上海销售,仍然畅销无余。
到1914年,邱汉章在上海设立“道生恒”榨菜庄,以经营榨菜为主,兼营其它南货,这便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榨菜庄。当年销售榨菜达千坛左右,所以上海也成了中国第二个榨菜销售市场。邱氏的商业经营,给榨菜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榨菜生产的大发展。
1930年后,榨菜已卖到港澳,出口南洋、日本、菲律宾及旧金山一带。年销售量达三万坛。榨菜的集散市场首为上海,次为汉口,再次为宜昌。
纵深>
这里要建榨菜博物馆
可现场教你制作榨菜
百余年时光荏苒,邱家大院已经不复昔日辉煌,但这幢老院子即将迎来自己的重生。黄海说,目前,邱家大院的修复规划已经完成,正报相关部门审批,一旦审批通过,邱家大院的修复工作将立即启动。
除了修复这幢老院子,世界上唯一的榨菜博物馆也将落在邱家大院内。黄海说,作为专业类博物馆,涪陵榨菜博物馆将用照片、史料和实物向世界展示涪陵榨菜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榨菜博物馆里,游客们在了解榨菜的历史后,还能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榨菜制作的传统工艺,喜欢榨菜的游客,还可在这里买到最正宗的涪陵榨菜。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可以领略到涪陵的地区魅力,待榨菜博物馆完工后,涪陵还计划在未来推出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和榨菜博物馆的连线游,让游客们能从各个方面体验到涪陵的历史和文化。
新闻链接>
旅游路线
邱家大院因即将修复,目前尚未对外开放,未来修复完工的邱家大院,位于涪陵城区内的红光桥,从主城驱车前往涪陵只需一个多小时车程,而作为涪陵榨菜的诞生地,当地的居民对这个大院都不陌生,随口一问就能得到明确指引。
涪陵美食
涪陵榨菜:它以表似碧玉的外观形态,鲜、香、嫩、脆的特殊风味,以及营养丰富和耐储存耐烹调等许多优点,与欧洲的酸黄瓜、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胭脂萝卜:形状较一般萝卜小很多,上呈条状略粗,底部较大呈圆形,颜色鲜艳,呈玫红色,一般浸泡于泡菜中,用于改变泡菜的颜色,使之鲜艳可口,更能激发人的食欲。
油醪糟: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油锅,加芝麻、桔饼、核桃仁等稍煎,然后放入沸开水中煮沸即成。特色是香甜不腻口,营养十分丰富。
1898年
时逢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邱家试着仿以大头菜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制成腌菜。邱寿安将其投放市场。
1914年
邱寿安之弟邱汉章在上海设立“道生恒”榨菜庄,以经营榨菜为主,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榨菜庄。
1930年
榨菜已卖到港澳,出口南洋、日本、菲律宾及旧金山一带。榨菜的集散市场首为上海,次为汉口,再次为宜昌。
如今
涪陵榨菜已经闻名中外,与欧洲的酸黄瓜、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